司馬炯態度很友善,他在跟他們閒聊了一陣兒以後,說道:“明天,我就會全。放你們回去。”
百濟的方將領們不可置信地望著司馬炯,他們都不敢相信他所說的話。
司馬炯笑道:“我說的是真的。你們也聽說了,我唐朝大軍很快就要來攻打百濟,百濟國用不了多久就不存在了。
你們也許不相信我說的,可是你們想想,我大唐的海軍是你們無法匹敵的。陸軍的威力今天你們也看到了,而我們僅僅只有幾千人馬。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大唐大批的艦隊、大批的兵馬來到百濟,你們如何抗衡的了?
現在,我會給你們兩個選擇,其一是現在就投降唐朝,以後就為唐軍服務,為唐軍平定百濟建立功業。今後你們就是唐朝的功臣,在百濟這裡新建立的唐朝的官府或者軍隊中,會有你們的一席之地,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繼續與唐朝為敵,等到唐朝滅掉了百濟以後,你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那可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啊。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為了你們自己的榮華富貴,也為了你們的家人,希望你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好了,現在你們可以回去休息了,明天早晨你們就可以做出決定。是走是留系聽尊便。”
司馬炯跟隨齊王李佑這麼多年了,他很熟悉齊王殿下的套路,戰爭不僅要依靠軍事力量,還有輔以政治手段。
司馬炯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想動員一部分百濟人為唐軍服務。
另一方面他把這些戰俘放回去,是讓他們傳遞訊息。這些驚弓之鳥在遭受唐軍的打擊之後,一定會傳播唐軍恐怖的訊息,對於造成百濟軍民居民的恐慌,瓦解他們計程車氣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他還說唐軍會死死的堅持守住這個港口,等待唐軍主力到達,這樣光州的守軍就想不到唐軍回去突襲光州。
蒼茫的大海上,劉仁軌率領著唐軍艦隊直奔百濟。
這天,劉仁軌遇到了王珏派來的信使,當他聽到司馬炯等人不僅沒有接受自己的建議撤離百濟,反而回到岸上去堅守的時候,不由得為他們擔心起來。他一面派人去登州向齊王殿下報信兒,一面下令艦隊全速前進。去救援司馬炯等人。
不久以後,李佑得到了劉仁軌的稟報,也開始為司馬炯等人擔心了起來,他下令對部隊的適應性訓練進行驗收,凡是透過了考核的部隊,立即登船前往百濟。
就這樣,對於百濟的大舉進攻,就在倉促之間開始了。
百濟基地都督府。
第二天一早,司馬炯將百濟將領們請了過來,讓他們做出選擇,結果,包括百濟統軍大將在內的部分將領,要求回去,部分官員選擇了留下。最終有3785名百濟人留下,加入了唐軍。
這天下午,當初留在這裡的飛虎軍的那個分隊,在部分新加入唐軍的百濟人的引導下,提前清除了前往廣州方向的百濟人的暗探,確保大軍出發不暴露企圖。
傍晚,程處亮、劉安進、沈明和喬斌等人率領9000唐軍和1500名百濟會騎馬的百濟人,直奔光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