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國女王只好向駐紮百濟的唐朝都督司馬炯求救,司馬炯得到了這一訊息,即刻派人向朝廷通報,不久前信使剛剛到達了長安。
原本李世民對於征討高句麗失利的事情就梗梗於懷,陰弘治帶來了淵蓋蘇文的一句話,更加令他火冒三丈。
在淵蓋蘇文下決心東征新羅的時候,有人提出要防範唐朝再次攻打高句麗。淵蓋蘇文當時口出狂言,說道:“李世民不過我手下敗將而已,沒什麼可擔憂的。我就在這裡等著他,有本事就讓他來打。”
這句話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中,這位天可汗氣得差點兒吐血,於是他發誓要再次東征高句麗。
長孫無忌認為,去年東征高句麗剛剛遭到失敗,軍心士氣已經受到了影響。一旦倉促再次發動戰爭,如果再次遭遇失敗,將對整個大唐的軍心士氣造成重大的打擊,甚至會影響整個大唐在國際上的信譽。
長孫無忌勸說了幾句之後,李世民大怒,當場將長孫無忌趕了出去。
李佑聽明白了來龍去脈,笑道:“父皇,多大點兒事兒啊?不就是個小小的高句麗嗎?打,兒臣贊成父皇的意見,就此一舉就滅了他高句麗。”
陰弘治和房玄齡的意見跟長孫無忌差不多,他們看到李佑這樣說話,都一個勁兒的給他使眼色。
李世民聽到李佑的話覺得提氣,心情頓時好了不少。他大手在桌子上用力一拍,說道:“說的對,朕要再次御駕親征。這次滅不了他高句麗,朕就不回長安了。”
聽到李世民說出這樣的話。陰弘治和房玄齡就更加擔心了,他們想勸說李世民取消御駕親征的念頭,可是看到他在火頭上,哪裡敢開口說話?
於是兩人又一起對著李佑擠眉弄眼,希望他不要火上澆油。
那想到,李佑越說越來勁兒。他說道:“父皇說的對,一個小小的高句麗,竟敢對抗大唐,這不找死嗎?父皇您就御駕親征,兒臣來給您做先鋒,這次一定要徹底滅掉高句麗。“
這下,李世民的氣兒順了不少,臉色也大為好轉。
房玄齡狠狠地瞪了李佑一眼,意思是他不識大體,純粹是在這兒裹亂。
陰弘治也是一臉苦笑,一勁兒的搖頭。
李世民還在生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的氣,他不理他們,對李佑說道:“打高句麗,你有什麼主意?”
李佑說道:“請父皇移步。”說著他自己走到了牆上掛著的輿圖面前。
李世民站起來走了過去,李佑說道:“父皇,高句麗這次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正是大唐一舉滅掉高句麗和百濟的良好時機。
兒臣建議,您親率大軍沿著去年東征之路穩步前進。兒臣統帥一部兵馬從海上進軍,這次首先打下百濟,斷絕高句麗的後路,然後聯合新羅從東面進攻高句麗。
等到高句麗人將防禦重心放到東邊的時候,父皇統率大軍全面進攻平壤,兒臣在東面pei合父皇,一舉踏平他高句麗。
李世民說道:“好,就這麼幹,誰要擔心可以不去,就咱們父子二人,還怕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