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也不追趕,他們的目標是這裡的京觀。
上岸後不久,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們就來到了京觀的跟前。
望著無數的先輩的頭顱,將士們各個悲憤萬分。
王耀祖帶領隊員們跪倒在地,聲音哽咽著說道:“先輩們,我們來接你們回家了。”
十萬頭顱數目巨大,陸戰隊員們平均每人將近要運100個,搬運工作極其艱難。
而且,那些舢板一次也運不了多少,運輸的工作相當緩慢。
那些高句麗人不時地用冷箭偷襲唐軍,不少唐軍中箭死傷。
隊員們也顧不了那麼許多,抱起那些頭顱跑步運送上舢板。運送頭顱的舢板暫時沒有回來,他們就將頭顱暫時堆放在岸邊,然後繼續回去搬運。
王耀祖派人去驅趕那些高句麗人,這才避免了他們對搬運工作的干擾。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轉眼間就是一個多時辰了,總算是運走了一大半。
這時,高句麗人的一股援軍到了。
現在,海軍陸戰隊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他們現在已經運走了大約8萬顆頭顱,按說已經可以交差了,可是留下那兩萬顆頭顱,仍然是一種巨大的chiru。
可是如果繼續搬運頭顱,高句麗人的大軍趕到,海軍陸戰隊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怎麼辦?
滿腔悲憤的唐軍官兵都要求打一仗,出口惡氣。
王耀祖跟士兵們的想法一樣,他此刻怒火中燒,很想痛痛快快地跟高句麗人大幹一場。
可是,他是指揮官,不能衝動。
王耀祖是個征戰多年的老兵,戰場經驗豐富。他根據這一帶的地形判斷,附近應該沒有駐紮太多的高句麗人,其它稍遠一些的地方,可能會有大量的高句麗人,但是他們趕來需要時間。
而且,他認為高句麗人在夜間也摸不清唐軍的情況,完全有打敗高句麗人援軍的可能。
王耀祖決定du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