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就來自土丘上的堡壘。
當會議召開,一切都真相大白。
留裡克本來對敵人高度的警惕,即便他們被圍困,能堅持到現在沒有任何投降之意,甚至硬生生打退拉格納的五次強攻。結果敵人被屍體所包圍,正在愈演愈烈的屍臭中自我毀滅?
會場洋溢著樂觀情緒,西蘭島的領主們對留裡克大王又敬重又警惕,即便留裡克這副身體才二十歲,固然續上了鬍鬚,他的臉龐依舊稚嫩,比如毫無皺紋。
在這裡,因留裡克完全鎮住了場子,會場沒有任何的爭吵,甚至是拉格納也主動起身,宣佈將強攻阿勒布堡壘的指揮權,完全交給留裡克。
於是,羅斯王留裡克,理論上他現在直接指揮的軍隊已經達到了一萬五千人的規模!
這對他著實是一個挑戰,亦是一個有益的重大曆練。
但那個堡壘規模已經很小,真的出動一萬多人發動圍攻,必然演變成兩千人拼命八千人做啦啦隊的奇特局面。歸根結底正是戰場過於狹窄,而這也是之前拉格納五次強攻都以失敗告終的一大原因。
戰術便是出動精兵主攻。
其他的軍隊也不能閒著,這場戰鬥有著很強的政治意味,奪了堡壘摧毀法蘭克的三獅旗幟,沒有人希望與這場戰鬥失之交臂,即便是在戰場外圍搖旗吶喊。
拉格納和他的親信最為絕對主力,各靈族皆可帶上幾十名精銳加入戰鬥。
“想想看,真正的丹麥王帶領貴族們捷足先登成功破城,你們所有部族都公平地得到榮譽。我們羅斯軍會為你們提供足夠支援。”
這個說法令大家滿意,一來是對各路領主很公平,二來拉格納身先士卒可以證明自己是真爺們兒,三來羅斯人在後方進行火力支援不會與大家搶功。
會議到此,各方開始準備。
回到營地的留裡克旋即將卡威、耶夫洛叫來,委任以純粹的支援工作。
至於羅斯軍不參與強攻,還要把勝利的榮耀拱手讓給盟友,這令將領們普遍不悅。
留裡克便只以一語安撫眾人:“一個小小的阿勒布堡壘算什麼?解決這裡的問題,日德蘭半島就沒有戰事。接下來,我們進攻法蘭克本土!”
……
新的一天,日子已經是七月二十一日。
自羅斯軍主力、偏師、各路盟友,在本月十日發動兩路進攻,到現在已經過去完整的十天。
第十一天,圍繞著阿勒布堡壘的戰鬥必將成為整個日德蘭的最後一戰。
固然南方仍有大量的丹麥村莊,亦或是所謂薩克森人村莊,當地人無法再集結起軍事力量,甚至當地的部族首領會搖身一變,承認拉格納為丹麥國王。他們投降的速度會遠遠快于軍事討伐。
最後一戰,圍困阿勒布堡壘的各路軍隊總集結!
一萬餘名戰士密密麻麻聚集在外郭城內,將阿勒布堡壘之內堡團團圍住。
就是作為氣氛組,羅斯軍精銳也在堡壘外按照旗隊排成整齊佇列。
從一到六,六支旗隊各有損失,他們站得如方塊。
斯拉夫旗隊亦是形成一個方塊,就是他們的拼接長矛活生生創造了一片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