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國方圓兩千餘里,人口近一億八千萬,算是此地比較大的國家了。而九天郡是金成國四十六郡之一,人口也有數百萬,為該國西部邊陲,也是周揚一行人的必經之路。
由此再穿過豐倉王國,便到了他們的目的地,天星宗所屬的吳海國。
以上便是定北三城之間,凡人國家的基本情況。
玉簡中還提到了各大門派徵調凡人奴隸之事。
各門派並非什麼樣的凡人都要,他們徵調奴隸的條件還很苛刻,必須是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青壯年才行。
也不是將符合條件的所有人都弄去做奴隸,那樣的話,凡人國家也便存在不下去了。
尋常的規矩是逢百抽二,也就是一百名符合條件的青壯年只要兩個,而且家中凡是獨子的並不在此列,有過不良行為的也不要。
沒有特殊情況,逢百抽二的規矩,一直在此地的凡人國度中施行。
此舉既傷不了凡人國家的根本,也滿足了修界諸城對凡人奴隸的需求,這也是各大門派經過深思熟慮才定下的規矩。
就拿金成國來說,人口近二億,十八到三十五歲之間的青壯年約有八百多萬,那麼每年需要徵調的凡人奴隸便在十五六萬。
這才是一個國家,周天宗有兩個屬國,一年便是三十多萬青壯年奴隸。
那麼周天宗每年都需要徵調這麼人嗎?也不全是,這得根據奴隸的需求來定,如果本年度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量,便不會徵調那麼多人,可能十萬,也可能徵調五萬便夠了,而剩下的名額便留到下一年再用。
如果有的年度需要的奴隸數量很大,那麼再將這些名額湊到一起用,但不能超過歷年累積在一起的名額總量。
這些規矩,也是為了保證凡人國家健康發展下去,並非竭澤而漁。
憑心而論,這種規矩相對來說,還是有些人性化的,不會導致凡人國家人口的失衡。
周揚對這種所謂的人性化,卻是嗤之以鼻。
他們如此做法,完全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看起來是對凡人國家施的仁政,其實乃是既當了*又立了牌坊而已。
可現實卻是如此,有發言權的永遠是強者,他們是這些凡人國度的主人,可以任意予取予奪,這是理所應當之事。
即使周揚也不例外,他的靈田便全是靠凡人奴隸來打理,而且那日發狂他還失手打殺了不少凡人,事後也只是有些內疚,賠了些許靈石了事。
這便是修界的規矩,弱者天生就要被強者奴役,各派制定了這些稍具人性化的規矩,已然是格外開恩了。
不用說凡人,連在凡人眼中視為仙人的修者,也有很多倫為奴隸的。這便是*裸的叢林法則,只有適應才能生存,只有變強才能自保,甚至奴役別人。
在這些凡人國家,負責徵調奴隸之事的,自然是朝廷,朝廷再逐級將任務下派給各郡府縣的官吏,由這些官吏去完成徵調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