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織明> 第五十三章:上北路參將劉廣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上北路參將劉廣武 (2 / 2)

“哈哈哈……”

劉廣武的一番話,二人都是心領神會,一陣大笑聲中,便齊齊奔獨石堡城行去,不知不覺間,關係似乎又拉近了許多。

他們走過那處巨石,張誠隱約看到那石上鐫刻有“突兀”、“孤秀”、“一石飛來”等大字,似乎更有石階可以攀上巨石頂上。

不到一里的距離,大家也未再騎乘戰馬,徒步便走近獨石堡南門,只見南關外已是一群人在此處相候著。

獨石口,一座千年古鎮,因南臥“獨石”,北通險絕“隘口”,合而得名,向來有“上谷之咽喉,京師之右臂”之稱。

是長城沿線四大關口之一,其三為嘉峪口、張家口、喜峰口,民間甚至還有“先有獨石口,後有張家口”之稱。

據《宣府鎮志》載,明宣德五年,右都督、武陽侯薛祿奏允遷上都開平衛於獨石口城,委指揮杜衡築城,包甃磚石,以扼宣鎮都司北路。

築成獨石口城,城方九里十二步,高近四丈,有城樓四,角樓四,城鋪八,此外有城門三處,東為常勝門,西為常寧門,南為永安門。

這獨石堡城的東門和南門外,還各建有一個甕城,其南面的甕城更是別具一格,依著地勢竟修建成一處斜角的甕城。

據《宣府鎮志》載,獨石口城北八里處為“北柵口”,乃壩上門戶,其“兩山夾峙,只容單騎。”

此外,在北柵口的東面又有東柵口,西面有西柵口,此三處即為獨石堡的三柵口,口外再無險可恃,可見獨石口戰略位置的重要。

不只是戰略上重要,這獨石口也是交通便利之地,白河河谷連通著獨石口內外,此地也是貿易通商的主要幹道,前時蒙古朝貢往來,商民貿易出入,大多經此處往還。

就在獨石口堡城的南關前,張誠麾下各位把總如佟守山、週三平,隊官如黃大光、於金、馬三壯等諸人都是聚在南關前相候著。

遠遠看見張誠過來,大家都是熱情的打著招呼,佟守山等諸人更是跪下參拜起來,張誠也是無奈,這邊還被那劉廣武參將牽著手,他只好用力揮了揮手,叫陳忠、張廣達等人善後。

劉廣武卻仍是不管不顧,他牽著張誠的手,就奔南關,往永安門而去,嘴裡還快速的介紹著這獨石堡城的情況。

張誠卻哪裡記得下,只是感覺這獨石堡實不亞於赤城堡的繁華,就看著南關所在,商鋪林立,甚至張誠打眼間,竟還隱約見到類似胡人在此處貿易。

只是被那劉廣武牽著手,匆匆一過,但是,張誠隱約間自有一種感覺,此處必定是大有玄機,只是自己初來,一切還是以觀瞧為主。

但時間不等人啊,看來,唯有從細微之處著手,巧妙利用槓桿的理念,用最小的力,成最大之事!

進得永安門後,便見一處大市坊立在眼前,上書“承恩”二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