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冥尊首與這二人有什麼關係?”
“他就是其中之一!”
嚴涉神色一變:“他活了兩百年?”
孟婆冷冷道:“你應該清楚大帥的身份,大帥能夠活三百年,別人自然也可以。”
不良帥的真實來歷雖然很驚人,但袁天罡本人卻並沒有多做掩飾,不良人內部很多人都知曉這個,而這世上很多頂尖高手同樣知道不良帥就是袁天罡。
嚴涉沉著臉,似乎在思索什麼。
孟婆接著道:“玄冥尊首是個不世奇才,年紀輕輕就將道門秘術‘不老長生功’練至前無古人的境界,修出不滅元神。”
“但他的悲劇在於,他遇到了一個比他更加天才的人物,他的同門師弟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號白雲子。據傳乃東晉皇族後裔,少年慕道,拜入茅山宗,修為高深,道功超凡入聖,更兼文采飛揚,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並稱‘仙宗十友’。”
“昔日女皇武則天聞召其至京都,親降手敕,讚美他道行高操。睿宗皇帝景雲二年也曾召入宮中,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他回答陰陽術數為‘異端’,理國應當以“無為”為本。頗合帝意,賜以寶琴及霞紋帔。”
“玄宗皇帝也曾接見過他,稱他為‘道兄’,後來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貞一先生’。”
嚴涉如數家珍的把後世有關司馬承禎的記載背出來,他的歷史一向不錯,不過在說到司馬承禎斥責陰陽術數為“異端”之時,他瞥了眼孟婆。
袁天罡就是道門陰陽術數方面的大家,而司馬承禎曾斥責這個,很顯然在道門內部,與這位曾經的白帝至尊不是一個派系的。
但孟婆臉色沒有任何變化,只是道:“你果然知道大帥的底細,但他亦早已脫離道門,現在僅僅是不良人之首,而不是道門白帝袁天罡。”
說完那句話後,她接著道:“司馬承禎在世俗的情況就如你所說,但在道門內部,他更是足以與呂祖比肩的一代宗師。”
“他光是流傳出來的著作就有二十餘種之多,道法以‘無為’為本,奉從自然,精心簡緣,臻至‘與道冥一,萬慮皆遺’的仙真境界,乃是茅山宗自南朝大宗師陶弘景創立以來,真正的集大成者。”
“在這麼一個光芒萬丈的師弟面前,本該光彩奪目的玄冥尊首顯得非常無能,尤其是司馬承禎崇尚無為,根本從來沒有和他爭過,卻在每一個方面都壓他一頭。”
“他自然不甘心!”
聽到這裡,嚴涉大概知道這位玄冥尊首的遭遇了,只能說……都是命啊。
“道門有五帝至尊,其中以玄帝為首,而茅山宗當時是道門最鼎盛的宗派,玄帝之位一向是由茅山宗傳人擔任。司馬承禎與玄冥尊首自然就是唯二的候選人。”
“司馬承禎本對此沒有興趣,但玄冥尊首認為那是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用計逼迫司馬承禎與他一戰……然後,他輸了。”
說到這裡,孟婆長嘆了一口氣:“那一戰他輸得很慘,司馬承禎的劍術在當時與號稱詩劍酒三絕的李太白並稱,凌厲無暇,不染塵埃。”
“但再無暇的劍,也是用來殺人的。那一劍雖然沒有斬殺他,卻斬破了他的道心。”
“不老長生功乃是道門秘術,臻至頂峰可以不死不滅,長生永存,但也最容易走火入魔。”
“被司馬承禎斬破道心後,本來已經將不老長生功練到頂峰的他,就此走火入魔,不人不鬼。”
“為了苟延殘喘,他放棄了自己的軀體,元神奪舍了大內的一位宦官,接近當時的玄宗皇帝,竊取大唐國運,以維持自身不滅。”
“而那之前,大帥為了對付武曌,撥亂反正,被那位千古女帝重創,一時不查,讓他鑽了空子。”
“之後的兩百年間,他轉世十次,一直潛伏在大內之中,操弄皇權,汲取國運,妄圖就此永生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