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八月。
高麗全國從新制定新政,新王朱椿傳遍到家家戶戶,首要第一新政就是廢除雜捐苛稅,廢除賤籍制,廢除徭役制,廢除戶籍制。
發行大明寶鈔紙幣,大明銀幣,身份證居民制度頒佈,大明律頒佈,成立都察院,大理寺,稅務司。
成立的新的制度和政策,殺掉一批反對新政的高麗官員,由新的高麗王分發抄家所得的良田給沒有田地的百姓。
這一系列的新政,直接猶如驚天炸雷一樣,在整個高麗炸響,弄得貴族人心惶惶,貧困的百姓激動萬分。
原本以為大明的親王統治高麗,是暗無天日的開始,沒想到卻是走向光明的起點,大明簡直就是來拯救他們這些貧苦大眾的。
雖然,土地還是私人制度,貴族的利益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但是百信們身上的負擔卻輕了幾十倍。
九月,十個挖煤工廠在龍門商會的支援之下,在高麗北部的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建設起來。
給成千上萬的沒有田地的高麗百姓提供了工作崗位。
一些商人也是陸續跟龍門商會合作,咱開大明跟高麗的貿易往來,增加經濟和就業崗位。
在報紙的作用之下,一些暗中挑撥的人,也是寸步難行,畢竟事實勝於雄辯,高麗百姓對大明的反抗也是逐漸在降低,甚至已經開始擁戴新王,擁戴大明瞭。
可總是擋不住,有的人就是愚昧無知,天生就是賤命一條,天生就是給別人利用的炮灰,民間依舊有一些反抗的武裝組織,在暗地裡搞破壞。
宣揚,打倒大明帝國侵略者,給我們短暫的利益,是為了長久的吞噬。
關鍵還真的有很多愚昧無知的信了,對於這種無法拯救的無知者,只能武力鎮壓。
“有意思的是,那些貴族們卻是沒有一個反的,反的全都是底層人士,還都是一些沒有田地,沒有房屋的流民,好笑吧。”
朱樉看著北方傳過來的訊息,也是有點好笑的說了出來。
“太孫,你覺得要不要派兵加大鎮壓力度?”
王位上的朱椿看著皇太孫,尋求意見。
“讓北方的本地守軍去處理吧,王城這邊不用派兵過去,這些都是一些流民組成的隊伍,沒有什麼威脅,不值得派王城的明軍出去。”
朱雄英接過紙張看了看就給了一個意見。
“愚弄的就是愚民,不然愚民一詞從哪裡來的?”
朱棡也是笑了起來,又道:“那些有錢的豪門,可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會參與這種事情。”
“沒有主見,只聽一面之詞,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情緒容易被帶動,沒有腦子,這就是愚民。”
“縱觀前面的歷朝歷代,有哪個全是愚民的隊伍能造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