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大明律更行,商業犯罪管理條例重新編修頒佈,勞動法頒佈,契約法頒佈,環境動植物保護法頒佈,醫藥管理條例頒佈,執法執行標準與程式頒佈……以及各種律法書籍開始大量刊印售賣,每個商鋪,都要求必須要有大明律全套法律書籍售賣。
第一次新政,在南直隸和浙江執行了幾年,效果很好之後,就開始在其他行省開始施行,第二次的新政在朝會宣佈之後,就直接開始在南直隸和浙江開始試行。
整個金陵官場都開始忙碌起來,不過反對的聲音也很多,這天,一群文官找到了謹身殿內。
“陛下,太子,太孫。”
二十幾個文官,跪在地上,烏紗帽擺在地上,所有人都不屈的看著朱元璋三人。
“這次新政改革的方向過大,這跟千年來的禮法,規矩,文法背道而馳,這讓很多人都無法適應。”
為首的人正是解縉,他不卑不亢的看著朱元璋,朱標,朱雄英三人,又道:“還有李善長的案子,臣認為大有不妥!”
“這是王國用的奏疏,請陛下,太子,太孫過目!”
說著,他就從懷裡拿出一本冊子舉過頭頂。
一旁的王景弘見此,都不敢去接,任由解縉一直舉著。
“放肆!”
朱標指著解縉,呵斥道:“你才為官三年,就敢帶著人過來質疑新政?”
“還敢議論李善長的案子!”
“你知道李善長犯了什麼事?就敢拿著別人的奏疏來替他求情?”
朱標又道:“還不快快退下!”
“把本子拿過來咱看看。”
朱元璋指了指解縉,一旁的王景弘這才走過去,將解縉手上的奏疏接過,交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翻開奏疏,仔細的看了起來,過了一會才關上,臉上沒有喜怒之色,一片平靜,看了解縉好一會,才把奏疏交給朱雄英。
他看著朱雄英,道:“這個案子咱已經交給你了,你過後再決定吧。”
“是。”
朱雄英接過奏疏收了起來。
“你說新政很多人不適應,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千年來的規矩,就一定是對的?”
朱元璋看著解縉,又道:“今兒只講新政,李善長的事情,過後去找太孫。”
這幾天他跟自己的大孫子天天交談到深夜,不恥下問的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如今無論是眼界、學識、格局都水漲船高,儒學那一套已經不適用了,要改變一下了。
不是說自古傳下來的四書五經,儒學不行,而是不能一成不變的繼續下去,而是要取其精魄,棄其糟粕,重新編書再教學。
這是一個大工程,但是朱元璋還是決定要這麼做。
“不錯,歷朝歷代,雖然變革都有,但是朝廷的核心制度還是不變的,但是此次新政,已經改變了朝廷的核心制度,那麼以後那些科舉重榜計程車子們,如果不熟讀兵法,不熟讀大明律,豈不是進不去兵部和刑部?”
“那這十年寒窗苦讀,幸苦的高中功名,不等於是白讀了,不等是白考了?”
解縉說著,又道:“還有工部,那麼我們這些讀書人,難不成還要去學木匠來蓋房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