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
經過那次水攻,耶律齊徹底失去了民心。
百姓們都說耶律齊為了贏可以不顧百姓生命,相反,周瑜恆在明知只要繼續放水就會贏的前提下,竟然選擇放水沒有淹死百姓,放棄了贏給了耶律齊苟延殘喘的機會。
耶律齊也因此兵力不濟,開始加重苛捐雜稅,抓百姓當兵充人數。
耶律齊管理下的百姓如同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帳營裡,阿明把香料放進香爐裡,空氣中流溢芳香。
林仲超和周瑜恆相對而坐在草蓆上。
“太子殿下,耶律齊不行了,應該趁熱打鐵,攻其不備。”周瑜恆興奮地建議道。
林仲超手指摩挲茶杯,搖搖頭說:“攻不得,早了。”
周瑜恆一怔:“難道要等耶律齊重整旗鼓才不是早嗎?”
“耶律齊民心失盡,恐怕沒有那麼容易重新開始。”林仲超喝了口茶,緩緩鋪開地圖說,“民心這東西,得到難,失去卻極容易。”
周瑜恆說:“可耶律齊完全可以等田地出產糧食之後,整頓民心。糧食有了,耶律齊兵力大增。那時,我們卻面臨著糧草不足。”
林仲超指了指地圖說:“不會。北地的田地不多,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地方,因為水攻,田地經水沖刷,泥土下陷,根本沒有那麼容易產出糧食。等得越久,耶律齊就會越急。等他忍受不住開啟城門,就是我們進攻最好的時候。”
“要等多久才可以拖垮他們呢?我怎麼覺得很難?夜長夢多啊。”周瑜恆說。
“我們要沉得住氣,就可以兵不血刃贏。”
“可是我們現在不能贏嗎?姐夫你在怕什麼?”
“我們現在也可以贏,可是,會付出很多代價,死去很多士兵。這樣贏,不是我想要的。”林仲超收起地圖,站了起來,拍了拍周瑜恆的肩膀,“瑜恆,我們不但要贏,也要對跟隨我們過來的將士們負責啊。”
到了晚上,周瑜恆獨自月下散步。
他很想不通,明明可以贏,為何還要等待。戰爭中,總是會有人死的。難道要為了不死人無休止地等下去嗎?
月光如碎銀。
天空飛過一隻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