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君九思本來就是這樣打算的。
“我帶著辰星走過了江南,現在也應該見識見識京城的繁華了。打算等你生產完,我就帶著辰星再去一趟西北。等到他五週歲了,就找個大儒,讓他入學。”
君九思有著自己的打算。
哪裡的河山景色都是不一樣的,江南的小橋流水和京城的金碧輝煌自然不一樣,和西北的遼闊黃沙自然也不一樣。
“那會不會太晚了?”
李小碗問著。
在大戶人家裡,尤其是權貴人家,兒子三歲就開始啟蒙,五歲就要正式入學了。
小辰星這樣的話,是會比正常孩子晚了一年入學的。
君九思卻不在乎:“孩子太小了,學的東西都是一知半解,還不如趁著他天性沒有被壓抑的時候,帶他都走走,多看看,對孩子的眼界和胸懷是很有好處的。”
君九思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眼界和胸懷了,至於學識,真的不著急。
在現代,君九思一直都不喜歡那應試教育,孩子恨不得在幼兒園就開始上補習班,然後是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說是興趣班,那也只不過是家長給選擇的有用的興趣班罷了。
好不容易拖累了那樣大的桎梏,現在在古代,沒有人管必須“義務教育”,君九思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儘可能的保留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有興趣。
那是後天讀多少書都彌補不來的東西。
“好吧,你好像很有一套哎。”
李小碗嘖嘖出聲,將這一切都歸咎於君九思實際上是帝家人。
有些東西是沉浸在骨子裡的東西。
君九思淡淡一笑,沒有再解釋什麼。
“老二還是個兒子?”
“對啊,我想要個女兒的。”
雖然知道婆婆還想要個孫子,但是李小碗還是想要個女兒,兒子可以以後再生,現在有兒子了,就想要女兒。
只是這孩子,不是你想要兒子就要兒子,想要女兒就是女兒的。
“孫大娘大概也希望你再生個兒子的。”君九思十分了解老人家的心思。
在這樣的權貴家,一個兒子怎麼夠?最起碼也要兩個兒子才能夠保證。
至於保證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些東西不是兩情相悅了,就能夠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