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混在1275> 第五十六章 探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探花 (1 / 2)

事實證明,當大宋朝廷上下一致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其效率還是很高的。官軍在紹興府內大張旗鼓、水陸並進之後,僅僅才過了一天,從嵊縣出發直送京師的急報就送到了樞府和政事堂,在此等候的一個平章、兩個相公、兩個樞府長官齊齊圍了上來,都瞅著王熵手中的那封文書。

“好好好!”王熵將文書展開一目十行地看完,立刻就說了三個好字,諸公一聽就放下心來,只要結果不錯,能向聖人有個交待,那就不枉大夥的這番用力,否則又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轉官他任甚至貶謫一方,朝堂才剛剛穩定下來,實在是經不起波折了。

報捷文書被宰執們一一傳閱過去,其實文章很長,也不知道是誰妙筆生花,短短几個時辰的事情,寫得跌宕起伏、引人驚歎。為了大家儘快看完,諸公都是不約而同地只看了個開頭和結尾就遞給了其他人,而最後一個拿到手的陳宜中則一字一句地細細看了半晌,才放下文書擊節而嘆。

“不愧是今科探花,好手筆好作為!”陳宜中的話引起了在座的共鳴,從文書上來看,整件事情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此,賊人趁夜襲擊官船,探花郎偶然得知,連夜入縣城搬救兵,一番大義說動了本縣父母,二人不顧危險帶著半個指揮的鄉兵出擊,廝殺整夜,到天明時才將賊人圍殲於江岸,除了葉府家丁死傷慘重外,目標人物葉家二郎安然無恙,只是稍稍受了些驚嚇。

而最關鍵的一條在於,他們這一行為自始自終都沒有得到任何上面的指示,照文中所說,他們帶著俘虜回城的時候,各方的鈞令才剛剛到達了縣城!讚賞之餘,吳、賈兩個樞府主官面面相覷,這不是表明自己一天下來急心火獠搞出來的大陣仗都成了個笑話?

“無妨,觀潮在即,朝廷於浙東海面校閱水師,故此才在紹興府內有些動作,而且你們看看,文中也說了,賊人供出江面被水師戰船所堵,他們不得已才棄船登岸的,否則憑那不到三百的鄉勇,如何能一舉擊破五十餘悍匪?這也是一份助力嘛。”

還是留夢炎腦子轉得快,他這麼一說,原本的剿匪之行就變成了一般的軍事集結,朝廷的面子過得去,對百姓們也有個交待。錢塘大潮將起,逢這日校閱水師本就是固定節目,這個說法是站得住腳的,不過當務之急的還是要趕緊知會浙東帥司、沿海制司、以及相鄰的各州府,做好善後事宜才行。

“大夥各自行事吧,陳相、留相咱們連袂進宮,報與聖人知曉。”眾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王熵擺擺手做了最後總結,見陳、留二人點點頭,他又望向了其餘二人,“彥愷、善夫,樞府要儘快行文,用急遞發出去,二位再辛苦一下,趕緊將有功人員的恤賞擬個條陳出來,聖人若是問起才好有個說法。”

陳宜中冷眼看著這一切,整件事透著許多古怪,他其實在太皇太后遣中使出城時就得到了訊息,而且馬上知道了葉應及進宮後發生的事,雖然兩地相隔不遠,但以官府的效率來算,怎麼也不可能這麼快。

而隨後,一部騎軍就持著太皇太后的特旨出了臨安府,他們所用的馬匹居然是出自御馬監,騎手則是正被劾查的劉禹劉子青的部屬,他本人又去了寧海與葉府結親,這其中會有什麼內情?卻是不得而知。

冷靜下來想想,訊息來源不知道,如何來的也不知道,紹興府要等到制令到了府衙才明白髮生了何事,結果呢?讓一個小小的知縣立了功,還好有個探花在裡面,不然真成了一個鬧劇了。他很清楚王熵的想法,已然這樣了,唯有快刀斬亂麻,儘快地消除事件的影響,至於其中還有什麼別的緣由,那就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想想鄰府那位王制帥,還真是有些可憐,事發時要讓中使告之,事後捷書不但沒他的份,就連過手都不曾。手底下的一個知縣越過府、路將奏報直送京師,連官場大忌都不顧了,要多詭異有多詭異。

現在看來,那位胡探花和知嵊縣應該能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行將要倒黴的,則不知道會落到哪個頭上了,這事還沒完。陳宜中和留夢炎跟在奉詔禁中乘輿的王熵之後,一面打量著宮中的景色一面朝慈元殿行去,幾個人都是面色如常,心裡則不知道在打的什麼主意。

“成玉兄,依某看,你不如就在這嵊縣城中待著,最多數日,京師就會有訊息來的,或許你都不用再上路了也未可知。”嵊縣城外,劉禹對著前來相送的青衫文士一拱手說道,在他身側,葉府家西護著一輛大車緩緩行進在官道上,而一隊百餘人左右的騎軍也整裝待發。

這位文士名叫胡幼黃,是去歲甲戌科的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稱的“探花”。胡探花苦笑著搖搖頭,他怎麼也沒想過最後會是這麼一個結果,憑心而論,當初出言助了劉禹一回,完全是看著當時的一面之交,想著順水結個善緣罷了,可現在算是怎麼回事?

他帶著衙役出城不假,最後將賊人押回城中也不假,可由始自終,就沒有打過一仗。想著那封捷書上的字句,胡幼黃就陣陣地臉紅,有道是“無功不受祿”更何況是冒功!這要被揭發出來,還如何在仕林中立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