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恢復。
A隊中圈開球。
沒有因為落後而進行大規模前壓。
反而打起來有板有眼的立體化彈性進攻。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間線的德國青訓體系,極為強調整體化。
A隊中前場的陣型結構變化的速度極快。
B隊後場的防守覆蓋密度也隨著對方進攻球員的位置而不斷髮生變化。
現代足球發展到2015年,太捲了,想要未來在歐洲頂級...不,次級聯賽...丙級聯賽立足,每一名球員,都要從小用腦子踢球。
哈弗茨喊了李康一聲,擺出了一個“長方形”的手勢。
李康點點頭。
接下來。
託普和助教,又震驚了!
場上的黑髮少年,就像擁有了上帝視角一樣。
總是能出現在最合適的位置,配合隊友化解對方的推進,掐斷對方的向前傳球線路!
與此同時。
他的跑位,與中後場的隊友們,保持著一個矩形四角防守站位!
“這該死的位置感!他真的從來沒有接受過德國青訓的教育?僅僅因為哈弗茨的一個手勢,就徹底理解了球隊大致防守意圖?”
“他的視野和意識,對空間與時間的理解,完全是一名拉瑪西亞的優等生!”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搶斷和速度太差,早就擁有了無數次反擊機會!”
“噢!又是拉瑪西亞留下來的壞毛病,你看到了嗎?他在防守成功後,總是想把足球控在腳下,而不是第一時間用最安全的方式解圍!現在已經沒有幾支球隊玩技術流防守了!”
“他在場上,比哈弗茨還要亮眼!”
“還是拉瑪西亞那種深入骨髓的壞毛病,我不知道那邊的青訓主管是以什麼模板培養他,這種踢法太吃球權了。”
“模板好像是...拉瑪西亞的4號位?可惜他的技術和各方面能力太差了...除了傳球。”
“不行,這種踢法,沒辦法在一線隊上場!如實記錄,把報告交給一線隊的教練組。”
“他媽的,難道是龍國球員真的不適合踢球嗎?李康明明擁有這種球商,技術卻那麼垃圾!”
....
二十分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