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宣竟然拒絕拆看自己的親筆信,更離譜的是衛宣還是堅持九十萬石糧食。看起來衛宣是無理取鬧,但衛宣將顏良和內黃明碼標價,甚至連出動戰馬的損耗都要算在他頭上,他懊惱卻沒辦法反駁。難道他能當中說顏良不值那個價格?說什麼年輕氣盛分明就是耀武揚威。
衛宣獅子大開口,袁紹真不想給,三十萬都不想給。但逢紀已經在書信中暗示了,此前的戰鬥都是在衛宣未抵達懷縣發生的,隨著衛宣而來的可能是曾經一日攻破伊闕關和轘轅關的精銳步兵。這些步兵如果有八九千騎兵配合就會所向披靡,衛宣似乎真的做好了三河被人佔領也要進攻冀州的準備。袁紹並不知道當初對董卓德三戰都是一日攻破城池,但他絕對明白自己的幾周並沒有董卓麾下的西涼兵精銳,也沒有河南尹外圍那樣先要的關隘。
看到最後氣得袁紹直接逢紀的書信甩到了地上。衛宣君臣上下都太囂張了。
郭圖上前來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剛看了幾眼就破口大罵:“衛宣這混蛋真是敢張嘴,還有逢元圖,身為使者怎麼那麼膽小怕事?”
袁紹瞥了一眼郭圖,沒說話將頭扭到一邊繼續生氣。郭圖看完之後將之遞給了沮授,沮授邊看邊皺眉。
良久他抬頭看著袁紹說道:“明公,雲圖說的對,可能到目前我們還是小看了衛徵西。只能說之前對他的關注太少了,能夠一日破伊闕關一日破轘轅關一日破呂布鎮守的猴氏絕非偶然,還有全殲於夫羅部可能是真的!”
袁紹和郭圖同時瞪大了眼睛看著沮授。沮授不慌不忙地說道:“明公,於夫羅生性貪婪,如果他還活著,無論勝敗一定會派人問我冀州索取好處。但時間過去這麼久了,一點訊息都沒有。如果徵西將軍全殲了於夫羅部,那所獲得的戰馬可能上萬,加上之前與董卓作戰的繳獲,算起來可能在上黨境內還有徵西將軍三四千的騎兵。這麼多騎兵在城外平原地帶遊蕩,再動用當日進攻轘轅關的步兵,鄴城肯定擋不住幾天。”
袁紹沒好奇地問道:“那依監軍該如何回覆衛仲道。”
“不管如何回覆,我們檔先做好兩件事情,第一是要防止徵西將軍發動突襲,所以整個冀州當立即招募兵馬,一個月至少一萬的速度增加,先增加到十萬人。第二就近徵募糧草,無論使用來作戰還是用來和談,這個數量都不能少!”
】
淳于瓊???????????????瞪大了眼睛問道:“監軍是認為衛宣真的會捨棄三河而進攻冀州?”
沮授看了一眼淳于瓊說道:“首先如果進攻順利,董卓不一定會及時從長安出兵。第二三河換冀州,划算!第三,按照元圖的估計和以往戰爭的分析,當年徵西將軍在河東為了壓制楊奉將郡兵擴大到五千人,加上楊奉部加上衛傢俬兵應該在一萬兩千人左右。十八路聯軍酸棗會盟的時候徵西將軍麾下擊敗孔伷奪取了他部分部曲,加上屯田兵有四萬多人。如果再算上新近歸附的陶升萬餘人。雖然與董卓作戰會有損失,但他擊敗了董卓必定會有大量的俘虜。數量上徵西將軍麾下可能接近七萬人,戰力上步兵攻城相當犀利,騎兵能夠全殲於夫羅,全殲顏良將軍部並且重創淳于將軍已經不用多說。最差可能是佔據河內和魏郡,其次是三河換冀州,打得好是佔據三河同時佔據冀州,換了淳于將軍你會如何選擇?”
淳于瓊沒什麼選擇,但沮授一邊說袁紹一邊眼皮跳,現在他知道衛宣那混蛋為什麼張嘴要那麼多的糧食,一匹戰馬按照五倍士兵的消耗算,他四個郡可就等於養了十一二萬的步兵!河南尹一窮二白,到處災民,河內剛剛拿下入不敷出!他這分明是將自己當成了冤大頭替他出糧食養兵。
想了想袁紹不甘心地問道:“諸卿以為當如何回覆衛仲道?接下來又該如何辦?”
郭圖想了想站起來說道:“主公,糧食萬萬不能給,衛宣窮兵黷武,只要不給他糧食他必定被迫裁撤軍隊。給了他糧食他會更強大。他不是要戰嗎,主公可先回高邑招兵買馬,一月可得兵數萬,淳于將軍只需固守鄴城即可。一月之後主公再率重兵南下看他那時如何再校囂張?我冀州後方是不穩,但別忘了衛宣西有董卓,北郵匈奴,南邊還有後將軍。戰事一旦僵持,我冀州能夠源源不斷地募兵,糧草也足夠,他衛宣拿什麼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