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黃章要在臨江鎮開設學堂讓所有百姓的孩子免費讀書的事情就像炸彈一樣在眾人中傳開。
讀書!對這些世代為農為工的人來說,是多麼奢望的事情。
眾人聽到這個訊息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不少人根本不信會有這種好事,除了不相信以外,有的人甚至固執地認為送自己孩子去讀書,那就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在他們的認知中,自己世代為農,從祖上就開始種地,自己種地,自己兒子將來也要種地,要繼承自己這塊田產!
讀書?讀了書之後,還怎麼靜下心來種地?與其如此,還不如斷了念頭!
持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在少數!說白了,他們已經認命,在這亂世,能有自己的一份地種,已經是最大的福分了。
由於這兩種思想的存在,步珴之前預想的百姓踴躍支援的畫面也就不復存在!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的問題沒搞好,連帶著參加建築的勞力也不好找。
為此,步珴已經勞神費力搞了好些半天,但是這些百姓就是不聽勸,甚至還有幾個趁機起鬨鬧事。
眼見局面即將控制不住,步珴這才作罷。
而此刻的黃章也不在臨江鎮!
一大早,他就帶著胡藝兒和夙女出門,循著夙女做的地形圖開始在周邊探查起來。
黃章在夙女標註的地圖上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一座小山脈,在臨江鎮東北角,上面標註該山脈植被稀少。
臨江鎮周圍深林環繞,野獸出沒,唯獨這片地區,光禿禿的一片,就像中年男子的地中海髮型一般,在一眾繁茂植被覆蓋的地方顯得十分突兀。
等黃章三人走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倒也沒有黃章想的那麼誇張,植被是有,但覆蓋率比不上週圍,而且這裡大多是沉積的土質,灌木很多!
他抓起一把泥土使勁聞了聞。
這個年代對基礎科學並不感興趣,所以導致連個礦石勘探人員都找不到。
那種專業的礦石勘探人員都是有名的匠作家,憑著豐富的經驗和極好的運氣發現礦產的。
之所以說是極好的運氣,是因為這種匠作家要麼是鐵器鋪的老手,要麼是鑑別玉器的行家。
但他們都不會專門去找礦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