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知道董曉婉的底細,更不知道她這樣說,是自己口出狂言,還是羅子凌的授意。
無論是不是羅子凌的授意,他們都覺得這話說的不妥當。
傳統醫學是以經驗為基礎,技術提高需要很多實踐的一個學科,一個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剛剛走出校門,就是醫術精湛的醫生,這牛皮吹的有點大了。
但董曉婉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覺得,事情可能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
“但我們對合格的畢業生卡的會很嚴格,只有透過所有理論和實踐考核的學生,才能拿到畢業證書。據我們那些老輩人的經驗,能拿到畢業證書的學生,大概是十分之一!”
董曉婉的話,讓全場譁然。
普通的大學,不能拿到畢業證書的學生數量很少,人數達到百分之一已經是很可怕了。
董曉婉告訴大家,他們招生的學生,百分之九十不能拿到畢業證書,這顛覆了他們的認識。
羅子凌站起身做了解釋,他告訴與會者,傳統醫學是以經驗見長的一門基礎醫學,要成長為一名合作的中醫師,經驗必須足夠,技術也一定要精湛,不然沒辦法擔負救死扶傷的重任。因此,民間中醫高手對收徒把握的很嚴,能出師者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很多人,學了一輩子,都沒辦法獨立行醫。
燕大傳統醫學專業設定後,他們採取的辦法也是一樣,寬進嚴出,絕不讓不合格的學生畢業。
“我們會在招生簡章中註明這一點,因為我們要保證,我們教出來的學生一個個都是醫學大家。哪怕一期畢業不了一個人,我們也要這樣做。”羅子凌再補充道:“招生簡章中做了這樣說明後,大家在報名的時候就會做出選擇。我們不想和其他中醫學院一樣,我們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會讓所有從事傳統醫學的人知道,我們這裡培養出來的,都是醫術精湛的醫生,而不只是醫學院的畢業生。”
這時候,一箇中醫藥管理局的負責人站起身問羅子凌:“如果這樣,沒有人報考你們的專業,那你們的專業不是白設了?”
羅子凌剛才所講的這幾點,也就是上次爭論的關鍵點。
衛計委和中醫藥管理局的人不同意羅子凌他們這樣的“胡鬧”,但羅子凌一定要堅持。
今天當眾說出來,中醫藥管理局的人依然站出來表示不滿。
衛計委的人也馬上跟進,說如果沒有人報考,那所有的事情都白忙活了,連實驗室的建設都是無用功。因為實驗室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學校的教職員工而進行研究。
沒有學生,那教員也沒必要編制,實驗室也就沒辦法運轉了。
“各位領導請放心,我敢保證,報考這幾個專業的人不會少,錄取分數線會定的很高。”羅子凌絲毫不當回事,笑著回應幾位質疑者,並再解釋了一點,“我們也會特招一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優秀,但在傳統醫學方面有潛質的醫學從業者,把他們培養成醫術精湛的人。”
“這不是存在潛規則和違規操作的可能了嗎?”衛計委的人依然耿耿於懷羅子凌的霸道,因此再次反唇相譏。
“哪個學校,哪個專業會沒有特招生?而且我們的特招生會把握的很嚴格,我們在授畢業證書上,會更嚴格,所以大家不必有任何的擔心。”
“好了,這幾個問題就別急了,交給更專業的他們做吧!”王徵強指著羅子凌說了這兩句話後,也就為一場臨時的爭執畫上了句號。(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