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是一道光幕,雷少軒掏出積分卡,還好,積分卡顯示被扣掉了五十個學分點。
見狀,雷少軒嘴角直抽,太黑了,僅僅這一進門,就直接扣掉了自己小半年的積分福利。
身為贊助學員,其實學院對他們還算是不錯,即使什麼都不做,每個月也給他們發十個學分點。不過,雷少軒的積分卡上還是零,也不知道是學院忘了,還是需要辦什麼手續才能領到這十個學分點。
進入天一樓內,他眼前一亮,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紫檀木樓梯,樓梯通往各層,每一層樓梯的進門處,又分別是一道光幕。
雷少軒發現,進入各層的弟子,還要再刷一次積分卡,才能進入各層。這一點,雷少軒倒是能理解,因為天一樓一層以上都是武技。其中,二層是玄階武技,三層四層分別是地階及天階武技,武技級別不同,自然收費也不同。
只停留片刻,雷少軒注意到,從他身邊進入天一樓的弟子便有不少。不過,所有弟子進入天一樓後,都是衝著武技去的,紛紛直奔樓梯,朝著樓上而去。
雷少軒卻毫不猶豫地往樓梯旁的一道大門走去。他只是來看書的,武技並非他的目的,他自然無需上樓,一層才是他的目標。
穿過一層的這道大門,眼前霍然開朗,原來這裡另有天地。想象中逼仄狹小的小塔一層,此刻卻一眼看不到盡頭。一排排的書架,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成環狀走廊。雷少軒瞬時明白,這是因為小塔為環形的緣故。
至於高低並不齊整的書架,是因為這裡的典籍,並非如俗世那般只有紙質書,而是擺滿了各式的典籍。有紙質的,獸皮的,竹簡的,玉簡,甚至石板的……各種各樣。
站立在一層的簡介示意圖前,雷少軒這才明白,這裡的典籍包括了從不知道多少年前,其年代已經不可考的遠古時期的歷史開始直至現在。而且,這裡的典籍包羅永珍,並非如一般修行宗門的藏經樓,只收集與修行有關的典籍,而是幾乎只要是書籍,都會藏入其中,不論仙凡。難怪天一樓敢稱‘萬卷詩書成玉府’,這裡豈止是萬卷詩書,簡直是書海,書府!
雷少軒頓時興奮起來,幾乎要忍不住抓耳撓腮。
說到底,他習武、修行其實都是被迫的,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修士或武夫,即使是身為死囚之時,骨子裡他都認為自己是一介書生。
他一生之中,最敬重的或者真心實意拜師的是大儒袁文伯。是袁文伯教會了自己做人、做事,教自己要做一個欲明德於天下者,要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書生,而不是什麼習武以縱橫天下或者修行而為長生。
因此,雷少軒骨子裡最渴望的便是讀書!
可惜,他自死囚營了出來,一直都是被迫出生入死,不是殺人就算修行,難有機會真正的讀書,即使是在太一宗,他也是被迫遍覽修行典籍而無暇它顧其他書籍。
看著眼前靜靜的一排排書架,雷少軒靜了靜心,甚至還理了理衣衫,整了整皮甲,然後輕舒了一口氣,信步前行。
雷少軒單手輕劃過每一個書架,慢慢地走著,目光一一輕掃過書架上的書籍名稱,不時的偶爾會抽出其中一本隨意瀏覽著,然後又放回原處……他不停的走走停停,有時點頭,有時搖搖頭,嘴裡不時還自言自語;他有時捧書駐足很久,有時卻只翻書片刻便快速離去……他的眼睛裡滿是喜悅,臉上滿是微笑。
雷少軒驚奇地發現,一層的典籍竟然也也大致分為經、史、子、集。這種分類,其實與當初他就讀的國子監藏書閣一樣,而並非如修行宗門的典籍分類那般,按照等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