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二百一十九章 看懂魏晉南北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九章 看懂魏晉南北朝 (3 / 3)

公元524年,北魏爆發六鎮起義,沉重打擊了北魏的統治。4年後,北魏權臣爾朱榮率兵攻入洛陽,沙丘陵太后以及北魏文武百官被殺,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宗室元顥投奔南梁,蕭衍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北歸。陳慶之僅帶7000兵馬,一路摧枯拉朽,攻克32座城池,47戰全勝,成功拿下了北魏首都洛陽,留下了“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傳奇。

雖然最後陳慶之在爾朱榮的圍攻下失敗南歸,但也為南梁獲得了20多年的承平時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無暇南顧。

公元548年,東魏叛將侯景南下投梁,與南梁臨賀王蕭正德勾結髮動叛亂,史稱侯景之亂。次年,蕭衍被侯景餓死在臺城,臨終前感嘆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

侯景之亂後,南梁被南陳所取代,南朝國力已經大不如前。而北方的東魏和西魏也相繼改朝換代,為北齊和北周。

相比而言,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國力更強,然而北齊宗室內訌激烈,皇帝昏庸,最終在577年被北周武帝所滅,北方統一。至此,紛紛擾擾的魏晉南北朝終於進入到最後的統一階段。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外戚楊堅奪權。次年,楊堅篡位稱帝,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中國歷史走出了漫長的分裂時代,迎來了鼎盛的隋唐帝國。

【一口氣看懂五代十國的風雲歷史五代十國小知識】

皇帝輪流做,今天到你家。唐朝滅亡後,中原大地再次進入了一個大分裂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相繼登上歷史舞臺。

由於這5個朝代共計只存在了短短的53年,因而並不為人熟知,但其中卻有不少故事讓人耳熟能詳。今天就讓我們一口氣看懂紛亂的五代十國之五代。

公元875年前後,一個屢試不第的考生再次落榜。他在憤恨之餘揮毫寫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誰也沒想到這首殺氣十足的詩最後竟真的成了大唐帝國的催命符。

唐朝中晚期科舉舞弊制度風行,每年的狀元早就被世家門閥壟斷,往往考試還沒開始,主考官就已經將中舉者的名字列好了。

想當年一首《阿房宮賦》聞名天下,有博通經史,十幾歲就能獻祭平魯的前宰相杜佑之孫杜牧,託人找關係,也只得了個進士第五。

宰相的孫子都排不上前三,這說明當時的科舉暗箱操作已經令人髮指的地步,底層百姓唯一的上升通道也被世家大族壟斷。

底層百姓唯一的上升通道也被世家大族壟斷。在這樣的背景下,愛寫菊花詩的黃巢毅然棄筆從戎,加入了濮陽私鹽販子王仙芝的造反隊伍。

黃巢也不是個普通百姓,他家也是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很快就得到了王仙芝的信任。王仙芝死後,黃巢變成了一軍首領。

公元880年,黃巢攻克洛陽、長安兩京,自立為帝,國號大齊。

他第一件事就是用極其殘酷的手段對唐朝的官僚士族集團進行清洗,一時間長安城屍橫遍野,從東漢以來長盛不衰的世家門閥集團被連根拔起。

齊軍雖深重創唐朝的統治根基,但逃到蜀地的唐僖宗迅速重整旗鼓,號召天下兵馬勤王,之前已經投降齊軍的藩鎮紛紛開始倒戈。黃巢一度被迫退出長安城,心腹大將朱溫也於圍困之中投降大唐。

公元882年,出身沙陀族的河東太原李克用率1萬沙陀騎兵進攻長安,

此人驍勇善戰,13歲便能一箭雙鵰,15歲就上過戰場,因其發號施令時聲音嘶啞似烏鴉,大家背地裡都稱他李鴉兒,他率領的部隊也被稱作鴉兒軍。

李克用的加入讓戰局迅速發生逆轉,殺的起義軍沉屍30萬,黃巢大敗而逃,在朱溫和李克用的聯合攻擊下,一代梟雄黃巢最終引恨狼虎谷。黃巢起義就此平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