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規模不足千人的農民起義竟吹響了滅秦的號角。陳勝、吳廣只不過開了個頭,而那些早已忍受不了秦朝暴政的百姓們便紛紛揭竿而起。
一時間各郡縣的秦朝官吏們成了眾矢之的,整個華夏都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陳縣人扎爾陳瑜攻佔了原來趙國的轄地,六安的英布、昌邑的彭越,就連項梁和項羽也殺死郡守,成立了反秦義軍。
而一直在山裡審時度勢的劉邦,也在妹夫樊噲的鼓動下返回沛縣殺死縣長,自己做了沛公。大澤鄉起義還不到三個月,舊時的六國貴族們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開始打著復國的旗號宣佈自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項梁也聽從謀士范增的建議,擁立楚王室的後人熊心做了楚懷王,因為他手下的江東子弟兵能征善戰,很快便發展成了反秦義軍的主力部隊。
劉邦也在這個時候投奔了楚懷王與項梁合兵一處,共同北上進攻秦軍。
而秦朝這邊由於起義軍發展得太快,來不及全國動員,只能讓少府章邯帶著一大幫修建驪山陵墓的奴隸和囚犯匆忙上陣,結果被楚軍打得焦頭爛額,節節敗退。
樂觀的形勢一度讓項梁開始驕傲自大起來,以至於當秦國舉全國之力為章邯送來援兵時,項梁竟然沒發現,最終於定陶被章邯大敗,項梁戰死沙場。
項梁死後,章邯認為楚軍已經不足為慮,於是引兵20萬北渡黃河,並急調北方的王離部20萬南下開始一起圍攻趙國。
章邯怎麼也不會想到,項梁的侄子將會比之前還要可怕。就在秦軍圍攻鉅鹿之時,楚懷王派來的援軍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但當援軍行進到漁陽,隔河相望的安陽卻突然按兵不動了。原來楚軍的主將宋義已經被秦軍嚇破了膽,死活不肯過河,一定要等到秦趙分出勝負以後再上。項羽二話不說,一刀砍了這位怯戰的將軍,自己帶著大軍就過了河。
渡河之後項羽讓將士們飽餐一頓,然後備足三天的乾糧,隨後直接下令破釜沉舟,自斷退路。
經過9次浴血奮戰之後,項羽終於大破秦軍,不但打跑了章邯,還活捉了王離,項羽一戰成名,威震天下。各路諸侯們紛紛前來歸附。
但其實項羽原本是不想北上救趙的,因為就在他出發之前,楚懷王就與各路諸侯做了約定,誰先入關中就封誰做關中王。
而且即便在他強烈要求下,楚懷王依然還是讓劉邦做了西路軍主帥,就因為劉邦年紀大,看起來更容易取得秦國百姓的信任。項羽因此耿耿於懷。
其實楚懷王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因為不久之後章邯率20萬秦軍向項羽投降,項羽直接就把章邯之外的所有秦軍全部坑殺了。
這要是讓他做了西路軍的主帥,到時候秦國百姓寧可死也不能輕易放楚軍入關。
由於之前秦軍主力的牽制,當項羽挺進關中的時候,劉邦早已經代表楚懷王先他一步進了咸陽城並接受了秦王的投降。
雖然劉邦進城以後秋毫無犯,封了秦宮的府庫之後,就回到灞上恭候項羽大軍的到來,但仍然遭到了項羽的嫉恨。
因為謀士范增告訴項羽,劉邦以前在老家時貪財好色,入關之後反而性格大變,說明此人志向不小,應該儘快除掉,於是便有了鴻門宴上的鬥智鬥勇。
但當時的項羽畢竟還年輕,26歲,血氣方剛的年紀,看到劉邦這個已經年過半百的老頭,又是恭維,又是認慫,最終還是沒能下得去手,氣得范增差點兒腦血栓都犯了,大罵“豎子不足與謀”。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項羽,畢竟這時的劉邦身邊還有張良、蕭何、曹參這些有大才還信得過的兄弟,而項羽的身邊只有一個范增,還不懂得好好利用,再加上他本身的剛愎自用,這些缺點都在他正式成為西楚霸王之後完全暴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