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國要想打燕國則需要長途跋涉幾千裡,況且只要加入了蘇秦的合縱計劃,到時候六國聯合,齊國就算是對燕國有想法,也要考慮一下。
蘇秦的話正中燕後文公下懷,燕後文公聽後拉著蘇秦的手激動地說道:“合縱之際,維持燕國安靜,燕國願舉國相報。”
六國合縱後,秦國由於暫時無法突破合縱,果然10多年間不敢動燕。之後,燕國將女兒嫁給了燕國的太子燕易王。
公元前333年,燕後文公去世,太子燕易王繼位。齊國趁燕國治喪時出兵一下攻佔了燕國10座城池。
於是燕易王便找來同時佩戴六國相印的蘇秦,讓他去要回齊國侵佔的土地。蘇秦成功遊說齊王,交出了10座城池。
公元前323年,魏國宰相犀首和公孫衍發起了五國相王,魏、韓、趙和中山國結成聯盟,各國君主稱王以對抗秦、齊、楚等大國,燕國自此稱王。
但燕易王只當了一年的王就匆匆去世了,兒子繼位,是為燕王噲。燕王噲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繼位之後不僅重用相國子之,甚至還效仿堯舜將王位禪讓給了子之。
於是燕國的歷史上從此便多出了一個異姓王,子之。這個子之可不是個省油的燈,他基本把國家搞得大亂,百姓人人恐懼,期間還殺了打算反抗的燕太子,並將其沉屍示眾,這直接導致了燕國內亂數月,死者多達數萬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齊國逮到機會一舉攻進燕國都城,殺死燕王噲和子之,燕國幾乎滅國。後來在趙、韓、秦、楚等國的壓力下,齊宣王宣佈撤軍,趙武靈王將燕王噲送回燕國。
沉寂了700多年的燕國終於迎來了他最輝煌的時期,燕昭王。燕昭王為報滅國之仇即位後就開始勵精圖治,並拜縱橫家郭隗為師,以古人千金買骨的精神,燕昭王不拘一格,廣納天下人才。
燕昭王為前來投奔燕國的人才建造了一個黃金臺,此舉引起天下震動,將軍樂毅、謀士蘇代等各國人才紛紛來到燕國。
燕昭王為鄒衍建造了學宮,為學子提供了學習之地,又任用樂毅為亞卿,並將國政和兵權全權委託給他。於是那個曾經傷痕累累、幾近滅國的燕國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燕昭王韜光養晦28年,不僅為燕國積蓄了大量財富,也培養了燕國的奮發圖強。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聯合秦、韓、趙、魏共同發起攻擊,連下齊國72城,一舉攻進都城,收回失地。
宮廟宗室將宮中財寶掠奪一空,偌大一個齊國僅剩下了莒和即墨兩座城池。同時,燕昭王還派兵千里,使燕國領土向東北擴充套件到了遼東一帶,燕國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
然而,燕國的強大隻是曇花一現。隨著燕昭王的去世,燕國恢復到了以前的弱小平庸。
燕昭王死後,其子燕惠王繼位,聽信讒言將樂毅逼走,樂毅走後,齊國很快又奪回了失地的70餘城,燕昭王之功幾乎喪失殆盡。
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徹底結束了周王朝天下共主的時代。10年之後,長平之戰大敗趙國,東方六國再也沒有實力與強秦抗衡。
統一六國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就在此時,燕國的第42任君主燕王喜竟趁趙國國力青黃不接之際,派兵入侵趙國,但最終失敗。
趙國派出大將廉頗打敗了入侵的燕軍,還直接追擊500裡,一路打到了燕國都城。燕國差點滅亡,燕王割讓了5座城池,趙軍方才撤軍。
公元前227年,趙國都城邯鄲被秦軍攻破,趙幽王被俘,趙公子嘉逃到代地,望著兵臨易水的秦軍,燕國上下一片恐慌。就在燕王喜計可施之際,燕太子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刺殺秦王嬴政。
於是便有了房屋期以向上人高漸離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還的易水寒,但最終荊軻被活捉,嬴政而未能被殺,太子丹反而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還加快了燕國滅亡的程序。
公元前226年,秦攻破繼承燕王喜太子丹出逃途中,燕王將太子丹殺死並將其首級,希望能保住燕國。天真的燕王喜當然沒能如願。222年燕王喜在遼東。燕國滅亡。
【比秦國更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國家#歷史#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