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心裡有著事兒,與大臣們飲酒都有些心不在焉。
原本準備得極為隆重的宮宴,到底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當皇后傳來訊息說及笄禮結束時,皇帝先行離開,在紀丞相、宣將軍和三位皇子簇擁下往勤政殿而去。
臨走前文帝把慕蒼也請了過去。
抵達勤政殿,他想招來那個驛兵再問問,然而紀丞相說道:“他一路奔波而來大概是累極了,皇上就讓他先休息吧。”
“事情緊急,這個時候休不休息有那麼重要嗎?”晏宸皺眉,“當務之急應該是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知道得越多——”
“知道得越多,二皇子即刻就能破案了嗎?”紀丞相打斷了他的話,“長公主殿下決定明日一早啟程前往豐鹿,這個時辰就應該讓驛兵好好休息,不然就算鐵打的身子也撐不住繼續趕路回返。”
晏宸微微一噎,一時無法反駁。
“事情發生在豐鹿,距離盛京一千四百餘里,我們得到的線索少得可憐,朕只覺得心神不寧。”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宣將軍,你覺得此事真是匪寇做的?”
“按照常理來說,獨孤慶雲不該走赤藥谷。”宣將軍表情凝重,“就算他們自己不知道赤藥谷危險,但隊伍經過豐鹿時,當地驛館官員不可能不提醒他。”
“沒錯。”文帝緩緩點頭,“所以此事才格外蹊蹺。”
宣將軍繼續說道:“所以有兩個可能,一是當地官員失職或者居心叵測,故意引他們走那裡;二是當地官員告知了他們危險,但獨孤慶雲一意孤行,非走那裡不可。”
紀丞相鎖眉:“不管是哪個原因,最終都有可能導致晉國和炎國反目,繼而興師問罪。”
宣將軍搖頭:“應該不會——”
“如果炎國皇帝知道他兒子在晉國出事,絕不可能善罷甘休。”晏雲當機立斷,“我們是不是應該早做準備?”
宣將軍默了默,眉目微沉:“準備什麼?”
晏雲皺眉:“當然是調兵前往邊關,隨時做好交戰的準備。”
宣將軍冷笑:“本來我們問心無愧,好好徹查真相就行,一旦調兵前往邊關,沒事也變成有事了。”
晏雲被堵得無言以對,支吾了好一會兒:“萬一炎國不分青紅皂白就認定是我們故意挑釁,到時候再調兵,只怕就來不及了吧。”
“打仗不是小事,一旦開戰,損失最大的是朝廷的兵力和經濟。”宣將軍語氣冷漠,“炎國皇帝又不是傻子,炎國駐紮在邊關的兵力如何,他們自己心裡清楚。別說獨孤慶雲還沒死,就算真的死在了晉國境內,他們的幾位皇子也會想方設法阻止戰爭興起。”
真以為打仗是過家家,說打就打?
調兵遣將不需要時間,還是籌集糧草不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