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館表面是聚攏賢才,編纂書籍,可是實際上就是收納黨羽,以圖皇位!
他魏王李泰和劉向不同,因為他是皇帝陛下的兒子,長孫皇后的二子,是除了李承乾外最有機會繼承大統的人。
儘管這個機會很渺茫,但依舊還有很多人願意賭一把。
太子並不意味著是皇帝。
這裡面的人也包括他——李泰!
“此事孤過幾日便會上奏父皇,請求父皇應允,只不過......縱有國庫撥款,再加上孤歷來得的賞賜,但是想要將文學館辦的有聲有色,足以成為孤的爪牙,還是......遠遠不夠。”李泰沉聲道。
說罷,他眼裡帶著希冀看著王圭。
王圭頷首點頭道:“太原王氏願助殿下一臂之力,可提供錢五千貫,米糧等但有所需,殿下儘管開口......”
自從南北朝結束之後,太原王氏的榮光漸漸消散,現今和其他五姓相比,已經落寞的多了,而他王圭,禮部尚書,就是現在太原王氏最高的官職。
他們急需一個代言人,而王圭將其中一部分寶壓在了魏王李泰身上。
“孤多謝老師了。”李泰臉上露出一抹喜意,想要拱手,但因為太過痴肥,顯得頗有些滑稽。
這次在魏王府的會談不久,在五月初一的這一天,魏王李泰便急匆匆的上奏想要組建文學館,編纂《括地誌》。
《括地誌》總覽唐朝貞觀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以州為單位,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等。徵引廣博,儲存了許多六朝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
太上皇不知道的是,這一系列蝴蝶效應,還有他推波助瀾的功勞,這本珍貴典籍就這樣提前出現,儘管《括地誌》是以權術鬥爭為開始的,但不能否認其偉大之處。
而李世民這個偽文青向來就好文學,乍一看魏王李泰這個小胖子這麼有志氣,大手一揮,在長安城劃地、撥款,立馬組建文學館。
並且他給魏王李泰開了無數後門,可以在國子監、醫學院招攬賢士,並且開放朝廷戶部珍藏的輿圖、花名冊等等。
一顆石子在水面上擊出的小小波瀾,雖不會引人注意,可在池底的魚卻看的一清二楚。
貞觀四年,隨著吳王外放、魏王組建文學館這兩件事情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人講注意力放在了皇子的身上。
奪嫡正式拉開了序幕。
......
五月十三日,西市。
一家成衣鋪悄然在繁華的西市開店,雖然成衣鋪很是低調,可是放在寸土寸金的西市街道,這家成衣鋪想不惹人注意都不行。
尤其是成衣鋪裡面新奇的女裝和落寞在角落的情侶套裝......
這一切給長安百姓帶來的感官,就是很新穎。
“此物真的有太上皇說的那麼好?”蘭香姑娘估摸著自己的身材,看著一個淡藍色的胸罩,比劃道。
“畫屏姐姐,不知道你有沒有穿這東西?”
畫屏微微點頭,算是應允,蘭香被太上皇帶回宮之後,因為刻意親近她,她也難以露出什麼惡感,兩人的關係也不冷不淡,保持一個微妙的距離。
她也聽說了蘭香與太上皇的風流韻事。
不過她對此並未放在心上,作為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尋常,何況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