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貞觀太上皇> 第三十八章:外放諸王(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外放諸王(一) (1 / 2)

等番邦使臣走完,只剩下大唐的文武百官之時,李世民才開口問太上皇:“父皇,剛才那薛禮到底是何人?這般射術,古今罕有啊。”

他毫不吝惜的讚賞道。

李靖、李績、秦瓊等武將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射術不僅是君子六藝之一,也是軍中考核最重要的專案。

大唐軍中,不可不重視射術。

評判一個武將是否合格,射術也是息息相關,剛才薛禮射殺狻猊時的那股精神氣,就讓他們這些沙場宿將心中頓生喜愛和結交之感。

“薛禮曾是隋朝大將薛軌之後,乃是河東薛氏名門之後,後因薛軌早死,家道中落,某曾在醫學院招生時聽聞此人聲名,因此讓恪兒前往絳州龍門縣將薛禮帶回長安,讓其早日建功立業。”李淵按照早想好的說辭,對著眾人解釋道。

“原來如此。”李承乾心裡有點吃味,皇爺爺太過偏心,但是忽然想到自己是太子,怎麼能親自前往絳州,心裡也漸漸釋然,不過心底還是有點見怪太上皇。

提及吳王李恪,太子李承乾還沒怎樣,可是對於東宮的屬官來說卻是大大的危機,尤其是得知吳王李恪又得到這麼一員猛將。

太子太傅李綱輕輕咳嗽一聲,說道:“陛下,如今諸皇子日漸年長,皇三子李恪和皇四子李泰雖已經搬出皇宮,在宮外營建王府,然按照國中慣例,諸王必須外出長安,前往封國,以安天下。”

心情正好的李世民聽到這話,臉色一僵,他向來寵愛皇子,尤其是長孫皇后所出的青雀。

骨肉分離,何等人間慘劇。

然而若是不外出就藩的話,那麼對於太子之位的穩固就是種衝擊。李世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法理在他心裡永遠大不過親情。

自從皇三子李恪和皇四子李泰年滿十二歲之後,這種提議屢見不鮮。十二歲看似還小,實際上在漢代封國盛行的時候,漢文帝劉恆是八歲封代王都於晉陽,其他的皇子大多也是十歲上下就要離開皇宮,前往各地封國。

十二歲,真的不算小了。

“朕知矣,此事容後再議。”李世民不明面拒絕,避重就輕道。

“世民,東突厥剛滅,然突厥部族仍在,其禮儀風俗文化與中原格格不入,若是不移風改俗,那麼......久必生亂。”李淵強調道。

“父皇何意?”李世民皺了皺眉,雖然不喜太上皇插手朝政,但是太上皇說話他就得聽著。

李淵眼睛微微眯起,在眾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掃了長孫無忌一眼,解釋道:“牧野之戰後,周滅大邑商,領殷之舊地,然周公恐武庚之亂再起,於是在宋國之東分封齊國、魯國,在宋國之北營洛邑,在宋國之南分封虞之後裔曰陳國,再以關中之地臨於故商......故此宋國七百年再未生亂,而東夷之地,也歸為諸夏。

姜尚五月易齊國之俗,伯禽三年不能革俗。雖時間有差異,但至今東夷之地歸於華夏。

此之後漢擁遼東,設漢四郡,滅匈奴、樓蘭,得西域都護府,然今日卻不見唐有遼東之地,亦不曾聞高句麗談曰漢語,至於西域仍舊列國林立......

此為何故,一者遼東、西域太過偏遠,二者則是漢不能移風改俗,雖今日尊於長安,但明日便可反叛......”

其實太上皇說的很現實,在先周的時候,周公實行分封制,看西周的地圖很有意思,先是分封各個諸侯國,諸侯國如同一個個小點插在地圖上,可到了東周的時候,這些小點紛紛化成了面,最終華夏文明籠罩了整個中原地區。

這就是分封制的偉大之處,潛移默化的將地區文明變為華夏文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