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貞觀太上皇> 第八十九章:憫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憫農 (1 / 2)

見到李承乾有點不信,李淵臉色一板,安慰道:“承乾你放心,皇爺爺什麼都會,策論相比律詩而言太過冗長,而且皇爺爺的思想高度太深,要是寫策論的話容易暴露不是抄襲的……

而詩不同,詩更注重靈感,講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說罷,他舉起例子來了,“在今年長安流傳了一首神童所做的詩,叫詠鵝,不知你是否記得?”

貞觀元年,恰好就是駱賓王七歲的時候。這一年,長安街市的百姓、文人墨客最議論紛紛的莫過於皇家醫學院的成立和在義烏的一個神童。

年僅七歲,就寫了詠鵝這首令他們搓嘆的詩詞。

李承乾皺了皺眉,仔細回想,稍過片刻,眉頭疏散道:“承乾想了想,半月前孔先生在教導承乾時,曾提及了詠鵝這首詩,先生還將駱賓王與青雀相比,興嘆道:螢火安能與日月爭輝,百人之卵石豈能與萬人明珠相比?”

在聽到孔穎達這樣評論的時候,李承乾可是著實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他雖然也不能算笨,但比起李泰,就有點相形見絀,心裡難免有些不滿。

當了解到還有比李泰這隻鳴於長安皇宮的青雀更厲害的人時,李承乾的心情可想而知!

而在一旁的武珝也開始朗誦道:“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對,就是這首詩。”李承乾撫掌讚道:“小珝兒,不錯,就是這首詩,孔先生說這首詩能和王待詔在十一歲所做的《野望》相提並論。”

王待詔,便是王績。現任待詔門下省,他在十一歲寫下《野望》這首詩。

從古到今,國人都對神童津津樂道,一但聽到有十幾歲的孩子考上清北,就會爭相傳頌。而古代的神童卻更厲害,評判為神童更為苛刻,往往一個朝代的神童也是被稱之為祥瑞……

甘羅十二歲成為秦國丞相,曹衝六歲稱相,蔡邕之女蔡文姬對音律無師自通,王績在十一歲寫下《野望》一舉成名,駱賓王七歲寫下的《詠鵝》成為流傳千古的兒歌,就連時任宰相的房玄齡小時候也是個神童,十八歲考中進士……

更別說王績的侄子王勃,《滕王閣序》可能能與大範相公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相提並論,可是那時的范仲淹已經垂垂老矣,而王勃還正處青年。

後來的宋代神童更多,暫且不提。王安石他自己便是個神童,還寫了傷仲永嘲諷………

“珝兒,怎麼你也會駱賓王的這首詩?”李淵驚訝道。

他心裡突然感覺怪怪的,“狐媚偏能惑主”便是駱賓王寫下來罵武則天的。

怎麼現在看這丫頭眼裡還閃著小星星,似乎非常崇拜駱賓王的樣子?

自古以來皆是美女愛才子……

該不會?

她才四歲啊!

武珝可沒李淵那些歪心思,她撥弄著額頭垂下的青絲,嘻嘻一笑道:“這首詠鵝是畫屏姐姐教給小珝兒的。”

古時候可沒女子學校,女子的啟蒙通常是在家裡完成的,有條件的家庭會讓自家主婦教導女兒學習詩書禮樂,至於貧民當然沒條件了。

在大安宮,畫屏就自告奮勇的先當上了武珝的啟蒙學習。

“小麗質也會,皇爺爺你誇一誇我。”李麗質叫停馬車,不顧哥哥李承乾,一躍進了後面李淵乘坐的馬車,開口撒嬌道。

李淵微笑的哄著兩個小丫頭,將她們哄的高興了,才吩咐侍女拿出紙筆,慢悠悠的開始寫了起來。

他前世的書法不上不下,只是比普通人好些,比不了那些射墨的頂尖大師,只能勉強說看的過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