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貞觀太上皇> 第五十五章:捕麻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五章:捕麻雀 (1 / 2)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之懶在於冬。

翠華山乃至整個關中被皚皚白雪所覆蓋,萬物靜籟之下,肥嘟嘟的熊鑽進了溫暖的山洞,野兔、野鹿等也是這般,在巢穴儲存了足夠的糧食,只有偶爾從樹上鳥窩蹦躂出來的鳥兒撥開白雪,尋找穀粒。

道宮偏殿的小院,修建的不大,和普通農戶差不多,長寬只有幾十步。在被宮人掃出的行道上,一個竹簸箕上撐著小木棍,在其底下有一捧金黃的麥粒隨意的灑在下面,夾雜著隨風飄散的飛雪。

一隻麻雀一蹦一蹦的,試探的左張右望,小心的琢了一口麥粒,見沒有危險,於是大搖大擺的蹦躂進去,大肆享用起了這冬日不多的美宴。

可是忽的,木棍隨綁在上的麻繩而動,簸箕也隨著重力落下。

只有被蓋在簸箕下的麻雀,懵逼的看著突如其來的黑暗。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

“伯伯,抓到鳥了。”武珝躲在房門後面,從露出來的縫隙觀察著小院,見到那隻麻雀落網後,興奮的大叫了起來。

“知道了,怎麼會有這麼傻的鳥。”李淵打了個哈欠,迷迷糊糊的從軟塌的被窩鑽出來。

屋子修建的時候是中空的,有鄰屋燒著木炭,熱力順著中間的夾層傳遞四周,跟燒炕的原理差不多,因此屋子裡面熱烘烘的。

燒炕大約起源於西漢時期,大唐北方早就普及了。至於南方如何,太上皇也不知道,畢竟南方人自靠“一身正氣。”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就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等用以取暖。

壁爐裡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漢武帝時建立了一座溫室殿,位於前殿之北,冬天時供皇帝居住,在殿內設有各種防寒保暖的特殊裝置,《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而皇后的宮殿則主要透過花椒和泥塗抹來取暖,被稱為“椒房殿”。當然,到後來,“椒房”幾乎成了皇后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徵。

大冬天的能不出來就不出來,走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躺著不如睡著,李淵很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

無奈武珝這個晉陽小姑娘跟南方人沒見過雪似的,在雪裡滾來滾去,連帶著畫屏憐愛她為其縫製的粉紅色綿襖也弄的髒兮兮。

李淵想著堵不如疏,於是給武珝教了個更有意思的遊戲,那就是捕麻雀,能讓這個姑娘稍微安分點,不要將他拽下床......

但天算不如人算,有隻傻鳥這麼快就落網了,於是他邊走邊嘴裡罵道:“死傻鳥,不知道早起的鳥兒被人抓嗎?”

“伯伯。”武珝抱著李淵的胳膊,用小胖臉蹭著,撒嬌道:“伯伯,小麻雀那麼可愛,為什麼說她們傻呢?”

“你想,你一個三歲的女娃子能抓住麻雀,它們還不傻嗎?”李淵隨口應道。

“是四歲,再過兩天就是冬至,珝兒就四歲了。”武珝噘著嘴,有些不滿,鼻子抽搭著,冒出兩個可愛的鼻涕泡。

“四歲了,日子過的這麼快啊?”李淵用手帕擦了擦武珝的鼻涕,然後開啟房門,亮眼的白光湧入眼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