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上山健步如飛的孫思邈,現在下山的時刻卻有如龜速,亦步亦趨跟隨在候廣亮身後,偶爾還會落下。
他的目光似明滅不定的燭光,有時燦爛如高高掛在天空的烈陽,可是又如迅速墜落的隕星,黯淡無光。
太上皇對他的到來表示了極高的尊敬,頷首道謝,不像翱翔在九天的巨龍不屑於俯視底下的蟲子,而是親和如鄉間老農,偶爾眼裡閃光的精光預示著昔日隋煬帝叫著的“李阿婆”絕對不簡單。
孫思邈是從北周武帝活到現在的人,經歷形形色色的人,就這長安城的皇帝也換了幾茬,生死早就看淡,若不是從徐太醫那裡瞭解到這個“隱居”在翠華山的太上皇解決了千古難題——天花!
他也不會前來此地,達官貴人他一向是躲著的,如候廣亮就追問如何長壽,如何養生.......可他就喜閉口不答。
鄉間貧瘠百姓躺在木板床上等死的時候,他卻知無不言,甚至自掏腰包買藥。
令孫思邈最意外的是,太上皇笑了笑,沒有答話,他也能理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以,他驕傲的看著李淵,鏗鏘道:“老道願用長壽之道換陛下疫病之方!”
長生之道,孫思邈不敢妄言,可長壽,恐怕大唐唯有他敢驕傲的這麼說,他已經活了八十五歲,但看起來比太上皇還要年輕,腰肯定也比他的好。(孫思邈的年齡為迷,考據黨就不必執著了。)
未曾想到,這點在孫思邈認為最吸引太上皇的條件,卻被太上皇兩個“呵呵”打發了。
究竟為何?孫思邈不明白!
很快,行攆停在了太乙道宮,幾十名假道士開啟沉重的宮門,和長安聳立在龍首原的兩極殿不同。
以青色為主調的道宮規模宏大,穿過宮門,聳立的三清殿左邊是緩坡,右邊是用條石堆砌成的臺階。
畫屏揭開行攆的薄紗,恭敬的侍立在一旁,從太上皇手裡接過武珝,抱在懷裡。
早有宦官彎著腰將行階放好,行階是三層到四層的木質小臺階。
李淵站在行攆上,俯視著形形色色的宮人,以及魂不在舍的孫思邈,在長安皇宮他看似尊貴,可實是軟禁,雖長孫皇后努力調解,但長安雖大,他行步也不過尺寸之間。
而在翠華山不同,上上下下唯他命是從,除了.....候廣亮和蘇猛統率的一千禁軍!
不過他不急,他能熬的起!
在畫屏的攙扶下,李淵踏著行階下了行攆,提純青黴素、提出防治天花的種牛痘,他被獎勵了近一千發明值,近三年的壽命。
青黴素和種牛痘每一個都是震驚世界的發明,系統獎勵比發明肉夾饃的十點多也就不足為怪。
其實他完全不用攙扶,三年壽命的增加,讓他的身體機能明顯好了一大截,再有個幾年壽命,他完全就有能力和畫屏做羞羞的事情。
三千宮女,皆為皇帝之私宅!
李淵感覺,幸福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今天貧道釣了這一條鮮魚,少說也有十幾斤,湫池水寒,所養出的魚無不是鮮美異常。”李淵笑呵呵的說道。
候廣亮右手提著的竹籠,在湫池滿滿的一籠水,此刻溢位去只剩下半籠,一條手臂長的草魚在竹籠裡努力蹦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