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所言不錯,未來的戰場定然是火槍取勝,神兵營就是將來大唐軍隊的雛形。”李淵一笑,讓身邊的錦衣衛拿來燧發槍遞給李孝恭。
“多謝陛下。”李孝恭接過燧發槍,仔細的打量了起來。
這支燧發槍打造精良,冰冷的槍身已經黑黝黝的槍管,還有木製的手託,最讓李孝恭在意的還是在槍側的三稜軍刺,開著血槽,看著就有些滲人。
李孝恭接過彈藥,試著打了一槍,讚歎道:“此火器可比弓箭厲害的多,再加上三段擊,縱使敵方有萬人,也比不上三隊神兵營士兵。”
“這還沒完。”李淵拍了拍手,宦官呈上三個木柄手雷。
他拉開引線,往校場的無人區用力一扔,只聽砰的一聲巨響,校場地面被炸出一個大坑。
要知道校場地面可是夯土,而且上面鋪了一層石板、
“微臣敢下軍令狀,若有此二者相助,明日一戰定可拿下占城。”李孝恭跪地立下軍令狀,信誓旦旦道。
“若是此次楚王勝了,朕可以將林邑一半國土劃為楚王食邑,世襲罔替,割土封國。”李淵許諾道。
世襲一般分為兩種,普通世襲和世襲罔替,前者每次繼承爵位就會降一等級,後者後輩子孫都是這個爵位,不會更替。
假如說楚王李孝恭現在死的話,爵位繼承就是郡王,再下面就是國公,直到縣男最低爵位。
而將林邑一般國土封給李孝恭,李淵是有考慮的,古代交通並不便利,華夏以秦疆域為大一統,已經到了可以掌控的極限,再大的疆土很難一直維持,最好的方法就是如同蒙古分成一個個汗國,或者如日不落帝國設定殖民地。
但華夏和英國不同,英國地小民寡,難以統治那麼多地盤,可是華夏不同,它的噸位足以消化各個國家,但難在中央難以治理,所以現在用周天子那一套將蠻夷之邦分封給宗室功臣就很不錯。
思想從來沒有落後一言,有的只是適用不適用。
“臣多謝陛下厚恩。”李孝恭瞬間激動道,裂土封國這是無數文臣武將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至高的榮耀。
但可惜的是自從漢高祖斬白馬立下盟約,非劉氏子孫封王者,天下共擊之。
他雖然是宗室,但朝廷歷來忌憚裂土封王,重新回到周天子那一套,中央集權基本成了主流。
周圍臣子也羨慕的看著李孝恭,但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李孝恭是皇帝的侄子,在開國之時就立下戰功無數,又在太上皇危難之機,重新奉迎皇帝,這是從龍之功,而且在南唐地位能比肩李孝恭的,沒有一個人。
“諸位不用激動,只要你們能在此次討伐蠻夷立下戰功,封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李淵掃了一下眾臣,聲音停頓。
朝廷諸臣眼巴巴的望著太上皇,土地的渴望已經佔據了他們的內心。
前面說的那麼好,就怕一個但是。
“但是朝廷固有之領土,一寸之地仍不可割裂,數蠻夷之邦化為諸夏之國,周天子以關中為國之根基,四方侯國拱衛,朕以故秦之地為基,外邦之地護之。
夏商五百年,獨周有八百年社稷之久,自漢以來,無有三百年之國運,或為異族滅之,或為權臣篡之
何也若曹魏有親王拱衛,豈能落入權臣之手有人說西晉因宗親叛亂而滅之,難道因此就不立封國了嗎“李淵道。
歷史很詭異,是個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