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已經有些焦躁,御劍愈加大開大合。只是看起來聲勢浩大,消耗也是不少。長寧卻是比那些傀儡更像傀儡,精確高效地絞殺著不斷從濃霧中湧出的傀儡。鹿鳴一直分出一絲心神關注著長寧,心下愈加驚訝。
這個從小山村走出來的少年郎,竟是有如此沉著穩定的心境,也難怪進境可以如此之快,入門不久便直破三步。
不過畢竟還是差了些實戰經驗。
面對這種似乎無窮無盡的攻勢,一個人的精神通常會先於體力被壓榨到極致。
無處不在,前後左右夾擊,無論斬殺多少,迷霧之中都會再湧出來同樣甚至更多數目的傀儡。
比起與某個確定的並且強大到令人絕望的個體對戰,這種陷入茫茫如海般敵陣之中所產生的無望會更加消耗一個人的心神。
鹿鳴摸摸懷中的某物,猶豫著是否要拿出來。那是拜入劍冢之前,臨行時母親所贈的一樣保命法寶,其中藏了一道威力超絕的殺意,只要她用心神引動,殺意立時暴走,相當於灌注殺意之人的全力出手,眼下的危機反掌可化解。
然而看著長寧近乎執拗的運劍於那些肉身強度不在他之下的傀儡之中,穩定收割著這些不速之敵,鹿鳴覺得再堅持一下也許更好。若是真的到了無可逆轉的被動局面,到時再動用這張底牌也還來得及。
長寧於傀儡群中卻幾乎完全無暇分心,偶爾藉著輾轉騰挪之際回身看一眼鹿鳴,確認她無事,已是極限。
最初的那一具傀儡的強度應當是這一群中最高的,之後圍攻上來的這些明顯遜色一點,劍鋒切入也稍微容易一些。
所以長寧所有的斬殺都幾乎不需要第二次出手。
然而當數量到了一定的地步,需要出手幾次這種事情,便失去了任何意義。
反正無論擊殺多少,敵人的數量都不會有絲毫的減少。
鹿鳴明白,並不存在什麼殺不完的敵人,無非是迷霧之中有某種手段將那些殘骸回收,然後修復損傷,再重新投放回戰局之中。
長寧同樣也能夠推斷出來,這種傀儡不可能真正的無窮無盡。事實上雖然並不知道如何煉製傀儡,但是長寧隱隱能夠猜到,這種強度的傀儡,煉製起來要麼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要麼要投入足夠的道材,絕非速成。
唯一不知道的,是對方有多少耐心,又備下了多少這種傀儡。單憑已經摺損的傀儡來看,已經超過了他和鹿鳴二人理當具備的價值。若不是針對二人而來,實在難以想象誰會為了殺一個三步一個四步兩名劍修,做如此的謀劃、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破解之法其實簡單而直白,只要殺得比重鑄得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