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立後是皇上的家事,老臣不便多言,只是這大漠的戰事,實在不能再拖下去了。”
何淮站出來竟然是出奇的沒有說莫然的壞話,而是拿出了大漠的事情,這倒讓那些還以為何家會東山再起的那些人大失所望。
“大漠一事,就讓周將軍去吧,莫南就留在京城守衛,皇后大病初癒,也好與她就近照應。”
這個理由是最不成文的一個,都知道皇上並不是沉迷女色的,可今日不讓莫南去大漠的理由竟然是為了陪皇后。
一看就知道是為了搪塞眾人的藉口。
“皇上,皇后雖然是莫將軍的表親,可也是男女有別,莫將軍平日裡也並非與之照應,要說起大漠的戰事,難道還不比皇后的小病小痛重要嗎?!”
人人都以為皇上封了莫氏為後,那自然會另眼對待莫將軍的,結果還是不讓他去大漠,防著他功高震主。
“朕,自登基之始,莫將軍都是兢兢業業,但周將軍也是從眾多將士之中選出來的,論起帶兵也是毫不遜色,就連莫南也是稱讚過他可與之一比。”
“莫將軍是北夏的肱骨之臣,大漠一事還未見得就那麼緊急,要是一點的小事都要天下聞風喪膽的天下兵馬大將軍出馬,讓他國如何看待我北夏?”
“周將軍是軍中翹楚,既是可以為北夏出征,抵禦外敵的。”
皇上都已經是這樣說了,也沒有誰可以反駁的了,再說了,這件事情的兩個當事人――――周宇和莫南,一直是沉默的,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周宇還好說,他有皇上撐腰,這件事自然是不必自己爭取,但是莫南,莫名的失了兵權,又被責令不得出征討伐大漠。
奪嫡的功臣,皇位大半個都是靠他金戈鐵馬打下來的,結果卻被這樣的提防,也著實容易為人詬病皇上的心胸。
只是這樣窩囊的事情,莫南還能這樣的忍讓,真的不像是他平日裡的作風。
只有一個人,他的異議倒是出人意料的――――何淮。
“皇上,老臣認為,周將軍年輕氣盛,雖也是勇謀俱存,但是經驗不足,不如讓周將軍和莫將軍一起去往大漠討伐外敵,這樣即可以彰示北夏的國力,還不會為外人詬病,一舉兩得,勝算也是更大些。”
其實此話早就在滿朝大臣的心裡了,只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也就是何淮這樣不懼聖顏的人才會這樣說出來。
只是,他何時那麼支援莫南的了?按理說,他的女人,從後位變成階下囚,就是因為儷妃,他怎麼還會站在莫南這一邊?
“何大人的意思是一軍兩主將?那對軍心可是極大的動搖啊!”
刑部的孫侍郎是皇上那邊的人,說出的話自然就是為著周宇,卻不想何淮不是這個意思。
“孫大人,老夫的意思不是兩位主將,而是兵分兩路,分別從隨州和羌州調兵,東西兩路軍隊一齊出動,即是出其不意,又防止了漠北的鐵騎夜行千里調兵遣將。”
平心而論,這倒是個好計謀,只是......
“那如果依何大人所言,兵分兩路,但是如今只定下來了一位前鋒,朝中已經沒有可以為前鋒的勇將,那又如何是好?”
何淮倒顯得不緊不慢的說出了他的計劃:“莫將軍的威名已經是享譽了九州大地,由莫將軍率領羌州的人馬,從正面攻打大漠,即可以震懾敵軍,又讓敵軍相信北夏的主力軍全部在這裡。”
“而周將軍則率領隨州的軍隊從後方截斷他們的後路,所以孫大人所說的前鋒,就是不必的了,由周將軍一人統軍即可。”
說完之後,他就抬頭看向了宮澤坤。
宮澤坤一直在聽何淮的話,不得不說,他既然是在朝廷中風雨飄搖的幾十年裡還能穩如泰山,除了手段過人之外,他的運籌謀略也著實是極為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