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作亂,諸葛亮並不意外。
自從建興二年初,馬超病故後,羌人就一直表現的不怎麼安分,再加上兩年雪災,羌人生活不下去,作亂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諸葛亮也沒有想到,這次秦州羌人作亂會彙集十萬眾,並且打的姜敘只能最後堅守天水郡,告急求援。
羌人雖然戰力彪悍,但那也是相對於其他異族而言的,對於大漢來說,羌人終究是弱勢方。
而羌人內部,也並沒有一個具有威望的共同領袖,不存在統合羌人部落戰力的可能.鬧出如此大的聲勢,確實是出乎了諸葛亮的預料。
最重要的是羌人這麼一亂,徹底打破了諸葛亮休養生息的國策。
小打小鬧可以用剿撫並用的策略,但這麼大規模的作亂,並且劫掠大漢州郡,那是必須先打一頓,然後再考慮安撫的事情.否則大漢天威不存。
所以關鍵問題還是這個——該怎麼平定這次羌人叛亂。
荊州因為關羽病情的不穩定,暫時無法掌控全域性,正處在權利交接的混亂時期。
時至今日,東吳和大漢的關係,依然是處於半敵對關係,不能掉以輕心。
而雍州方面,自曹叡繼位後,對雍州的騷擾反而加強了,可見這個曹叡,至少在戰略眼光上,不必他父親曹丕弱,甚至可能更強。
一旦曹魏和東吳得知秦州羌人叛亂的訊息,勢必會選擇趁火打劫,因此雍州和荊州的兵力,不僅不能調動,相反還要通知張溪和徐庶加強戒備。
同時,站在大漢的立場上,這場叛亂也必須儘快平息,不能拖的時間太久,否則會影響到目前大漢休養生息的國策。
更別說,大漢內部還有一個車騎將軍催促著北伐呢,如果在羌人身上浪費太多的錢糧和時間,因此推延了北伐的程序張飛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外部環境如此,諸葛亮必須要快速平定羌人叛亂,同時,還不能呼叫太多的軍隊。
而內部環境.諸葛亮在成都內來回扒拉了一圈,卻發現,如今的成都,缺乏能掛帥出征的適合將軍。
張飛倒是可以,但問題是,張飛已經六十多了,不容有失。
再者,你讓張飛領軍去平叛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戰後要安定地方,安撫羌人穩定,這就不是張飛擅長的地方了。
如果再等上兩個月,等到庲降都督李恢從南中卸任回到成都,由李恢領軍出征倒也可以。
李恢有多年坐鎮地方,安撫夷人的經驗,本身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得到過實戰檢驗,是一個不錯的平叛主帥人選。
但.李恢是建寧人,他鎮守南中有人脈優勢,又適應當地氣候,確實是個好人選,可西北不同啊。
李恢本來這幾年身體就不太好了,再讓他一個南人引兵北上,能不能平叛先不說,他能不能適應當地氣候都是一個問題。
再一個,李恢回成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出兵路上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再加上天時不配合,今年秦州再次鬧雪災的話,也不利於直接進軍。
這麼一來一回的耽誤下,起碼要慢上半年的時間也不知道姜敘在天水郡能不能堅持住。
中護軍吳懿.吳懿掌控南軍,拱衛天子,輕易不可離開天子左近,除非天子御駕親征,否則他也不適合領軍出征。
再剩下的其他人,不過是馮習,張南,傅肜,陽群之流,可以為將,但不可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