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生意人> 正文 第八百零六十三章 重新詮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八百零六十三章 重新詮釋 (1 / 3)

李淳風曉之以理:

“天之所命,不可廢也。王者不死,雖求恐不可得。且據佔已長成,覆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四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壯嚴毒,殺之為血仇,即陛下子孫無遺類矣。”

意為:此乃天命,人們不能夠違抗。未來稱王的人死不了,反而白白地殺死無辜。而且今後三十年,那個人也已經老了,也許該存有慈善心腸,禍害可能會小些。如今即使找到此人將其殺死,老天或許會降生更加強壯的人大肆發洩怨恨,恐怕陛下的子孫就沒有幸免的了。

當時武后已被應召入宮。

太宗這次密談後,雖沒將“疑似者盡殺之”的想法付諸行動,但對傳言與天象的迷信卻有增無已,對武氏女王將取代唐朝天下這件事特別留意,成了一大心病,為日後李君羨讖言冤案埋下伏筆。

其便命李淳風監辦此事,某一日,李淳風奏雲:“後宮有天子氣。”

太宗召後宮人閱之,令百人為一隊,問李淳風。

淳風雲:“在某隊中,請陛下自揀擇。”

太宗不識,欲盡殺之。淳風進諫:“不可。陛下若留,雖皇祚暫缺,而社稷延長。陛下若殺之,當變為男子,即損滅皇族無遺矣。”

這一切後世現代有過相關的史官占卜推算,未必是武則天時期朝廷或文士刻意所為,李之也曾略有小讀。

因為且不論讖記讖語和占卜推算是否一定荒誕虛妄,至少中國古人,包括帝王將相和歷史學家,是相信上天示警和高人預言的。

尤其對於占卜推算及其結果,更是視作天意天機,始終在實行奉行著。

所以,上述歷史預言出現在唐宋,主要和重要文獻典籍關於唐代歷史的記載中,對於李之極後世人等說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昨晚李之在靈堂外見到了明王,他與建成王一行是在三日前匆匆趕到洛陽的,但彼時李之已因昏迷兩日了。

他晚間與明王細細講述了其中緣由,因明王事無鉅細的問起來,李之順便就把與老龍之間的部分猜測講了出來。

明王那一刻有過好一陣子的沉默,終於還是把三十幾年前的《秘記》一事講出來。

也正是明王有此一說,也從此驗證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確實出現過相關的《秘記》。

原本那等秘史僅在幾位王之間流傳,關於武后是否為女主武王,也曾有過激烈辯論。

但之所以未曾講與李之,就是因此事過於匪夷,為防止因此而生臆斷效果,明王等人商議後,就一直沒給李之透露。

但帶給李之的就是如天雷滾滾般的震撼了,因他將這等秘聞,與自己體內的那一縷疑似李姓皇族先人聯絡了起來。

再結合老龍所猜測的具體到了唐太宗本人,於是李之忽然間感覺到,自己似乎尋到了其中的一線玄機。

這等事還未來得及回朝元秘境與老龍再有交流,今日裡李元嬰卻是出人意料的出現了。

其實期間李之的神識,一直在默默感應此人的心理波動,之前關於武后的一番言論,正是刻意為之,藉以提前感知李元嬰的心理變化。

然後突然間使出“太宗之代有《秘記》”這一殺手鐧,同樣意在獲取李元嬰猛地裡的下意識反應。

此人作為唐太宗的親弟弟,當然不會對當年民間盛極一時的《秘記》毫無所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