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生意人>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變化中的東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變化中的東都 (1 / 3)

總之此人的語氣,也一改之前與李之的交流方式,變得教化意味濃厚。

處處充斥著成王敗寇、成於朝敗於野的說教,讓李之聽來,幾乎要昏昏欲睡。

於俗世來講,就等如官味十足,至少令他聽來很是無感。

但他知道,相睿誠絕不是刻意顯擺或端什麼架子,而是深知如裴炎這等久浸官場的人物,反而更習慣於此類講話方式。

果然,裴炎似乎更覺得這種表達更容易理解,面對對方的長篇大論,臉上頻頻閃現出瞭然後地釋解神色。

該有的禮節過後,現場才算是再一次熱鬧起來。

裴家人也逐漸熟悉了這裡的環境與人際,拘束少了很多,更多展現出來對於新生活的渴望。

當晚,越元洲陪同李之去了孫思邈的煉丹室,一待就是兩夜一日,基本掌握了煉器術的入門。

在此期間,三人合作,煉製出一百多枚各式丹藥,以及兩爐四品丹。

再留下十隻乾坤袋,李之一行終往洛陽城。

入城正值午時,如今的洛陽更加繁華了,竟是隱隱有超過長安城的跡象。

歷史上,洛陽城最輝煌的時期,是女皇武則天建立武周王朝後擴建的。

但顯然目前已在有序進行中了,世界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入得城來不久就可見到處處改建痕跡。

不過很明顯人來人往的街面上行人穿著,較之潮流風行的長安還有諸多不如。

儘管在經過紫微宮時,此等情形已有了鮮明變化,但與跳下馬車的五位夫人相比,幾乎引來所有人的關注。

她們身上衣物均為鮫綃製作,這種薄絹類綃紗不僅顏色鮮亮,入水不濡,其上花色更屬於紗中紋理天然繡制,僅是一塊料子看上去就與任何絹綢截然不同。

再加上樣式的新潮,以及縫製的精緻,穿在她們身上立顯超然不群之感。

此時正處於則天門之下,這時候還未真正改名為應天門,那是武周建立之後的事情了。

這是一座由門樓、垛樓和東西闋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為一體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

位於二層處的西闋樓,即為正清文綺堂承辦朝廷大宗訂單之地。

目前這裡已經多出來另一功用,就是對海外貿易的訂單簽署,由內廷總管何寶泉以朝廷的名義簽發,內廷府佔兩成利潤。

實則是官方自行加價後的統一發售,細算起來,正清文綺堂並無實際損失。

這是有太平公主聯合內務府一手策劃,既充分利用了朝廷的官方影響力,也令朝廷獲得一部分收益。

不過這裡只面向東亞、東南亞範圍,西亞以及歐洲海外生意,正清文綺堂仍舊掌握著發售權。

李之首先來到這裡,是因太平公主目前更多於此間出現,而不像之前多在門店留守。

原有來自她的第二個孩子,也就是與李之所生的男娃,如今尚處於哺乳期,這裡更接近她所居住的薛府,便於照看孩子。

這個孩子與李響的出身之差三天,對於五位夫人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