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來,武家兄弟所圖極深,最終目的,還是意在徹底打擊皇族中人?”
李之的另有陰謀之說,同樣引來李桐的深深憂慮。
“不僅如此,此等行為還相當契合武氏太后的執政策略。與武家而言,更唯有李姓的影響力從此不再,才會有他武家的權勢滔天!所以說,這並不是猜測,而是形勢走向的正常軌跡。”
“照此看來,你的意思是不是讓八王的調查就此截止?”
“嗯,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秉奏上去,但涉及人等僅限於長安城的這些宵小,不能提及關乎武家的絲毫推斷!”
明王猛地擊掌讚道:“如此一來,卻能在太后那裡落得個忠心耿耿,八王可是為了消除她的不良影響而奔前忙後!”
“但這樣一來,會不會令八王在李姓軍隊裡的威信有所喪失?”李桐提出了他的顧慮。
李之正色道:
“這也是不可避免,我們龜縮在長安城,一心致力於商業發展,會有更多李姓皇族中人有看法吧?況且李姓勢力也並非鐵板一塊,若只考慮到左右逢源,顧及自己的威信,八王也勝任不了這個全軍副統帥吧?別忘了,目前執掌皇家大旗的是當今皇上!”
明王也是說道:
“但凡有一點頭腦,也知八王目前的處境有何等不堪,武家人所設的套子自然也會聯想到!至於那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愛怎般折騰且由他就是,我們幾位如此付出,又有哪一人深受所有人愛戴了?”
“我兒,你此時可不能意氣用事!”儘管也知其理,老明王仍不忘提醒自己的兒子。
“老爺子,意氣用事的可不是我們!”李之笑著插言,“我們所圖大事,正是吃力不討好的麻煩事自我招攬,之前的龜縮一詞可不是自謙,而是各藩屬勢力中大有人在的共同認知。這種不被信任早已發生,又有幾人能夠體諒到其中辛苦?我還是那句話,十幾年後,你且再看他!”
李桐哈哈大笑,“正是這句話,一時間的責名揹負又能如何?性命都不在了,何談光復社稷!我看就照正文的意思辦,由明王親跑一趟,正文暫時不要露面。”
三人正說著,臨淮郡王隨著李呈匆匆趕了來。
一見面,他就給了李之後腦一巴掌:“一小時就是一年多,怎麼地也要趕在我外孫生出之前趕回來,拖沓了兩月,也沒見你飛昇成仙!”
李之慌忙站起身,抱手恭拳地告饒:“是小婿忽略了岳丈的急迫,下次不敢,下次不敢!”
臨淮郡王這才轉怒為喜:“哈哈,響兒我可是看到了,才兩個月就知道我是誰,抱在懷裡,就緊摟著我脖子不撒手!”
“小傢伙長得俊俏,一看就隨他母親!”李呈一旁笑道。
“子隨母相還不正常?你這話多此一舉!”明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在丫鬟端呈上茶水後,現場氣氛就一下子凝重起來,顯然臨淮郡王此前也曾參加了不少類似的商議。
經由明王細細道來之前所議論結果,臨淮郡王嘆道:
“也只好如此了!說實話,這與我早先估算的壓力遭受要小很多,至少到目前為止,各地李姓大範圍被屠戮之事尚未發生!不過我也知道,這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