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幾息之間,威嚴就匯成洶湧奔騰的雷海。
雷芒雖不曾降下,卻也迫來莫大壓力,使得李之瞬間就感受到其中的滾滾重壓。
他轉眼幾乎就沒辦法呼吸了,肌肉承受重壓,內臟幾欲破裂。
就像一尾離水的魚,張開嘴想汲取一口可貴的空氣,結果卻是徒勞。
如此重壓之下,他的眼睛失去功效,連耳朵都沒法去聽,如擂鼓耳鳴更是接續傳來。
不過李之自威壓裡感受不到一絲殺氣,相反漸漸有一股音律暈蕩而來,就如一道道滌化萬般駁雜的洗練之氣,轉眼就讓他呼吸有了回喘補給。
緊接著四周雷海般湧動中,忽有一溜火星飛濺,伴著一道金黃稚嫩的小身子,自剔透金意的枝葉中探出來。
隨著讓李之目瞪口呆的異象生出,雷海內轟隆一聲巨響,撞塌了一片真空,漫天銀電閃爍舒緩地變為亮光一片。
一道意念便在金色小人方向傳來,試探著與李之的意念輾轉糾纏,這才破開一道縫隙有所連通。
瞬息間,李之就首先感知到此物的性質,它其實並非實體,而是一道木靈顯化。
之所以為人性,是根據所面對的種類而任意變化,顯然其心智雖然靈睿異常,心性卻仍屬於幼年狀態。
所傳遞過來的意念感知裡,居然有十分鮮明的意念指向,卻是驚得李之還一陣子頭皮發炸。
就因小人的關注目標,赫然便是存放在儲物戒中已久,幾乎令他遺忘的那副福祿壽三星高照圖。
它屬於道教聖物,原為西藩小國進奉唐高祖的貢品,寓意賜幅於君王,保佑他政權穩定。
當年太平公主贈送給他時曾說過,進奉時也是得自某一上古道門,據說其中這幅圖上右側福星,手中所捧太極圖中另有深意。
高宗遍尋高人而不得其祥,於是就逐漸將其漠視了,在她喬遷新居時,當做富蘊良好寓意的吉祥高照圖,賜予給了太平。
金色小人的意念關注之處,就是這幅圖上右側福星手中所捧著太極圖。
李之感到心神震撼的正是因為此,蓋因太極圖乃是道家思想演化而來的陰陽觀念的更形象化,何以引起神木木靈的格外關注?
待得他取出花捲,鋪陳於二者之間,那道金黃稚嫩的小身子立即從中鑽出,背後金黃鬃毛間,竟展開一對不過三寸長的稚嫩小翅膀,助其轉眼飛落在圖畫之上。
它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著,長時間凝神與太極圖一動不動,時而露出渴望之色,時而又露出遲疑的目光,似乎在沉吟思索,或衡量得失,這種憨態令李之露出幾分饒有興致之色。
他能看出小傢伙的與眾不同,卻分析不出其與太極圖之間有何具體淵源。
太極圖的思想淵源,可上推到原始時代的陰陽觀念,但原始時代的有關圖形、符號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陰陽魚”太極圖。
宇宙有無限大,所以稱為太極,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實質的內容。
按易學的觀點,萬物的生長規律,無不包含陰陽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