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生意人>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章 《告密羅織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章 《告密羅織經》 (1 / 2)

比起武則天的歷史功績,還應該關乎當時經濟有發展、國力已經很強盛,這些都不是武則天個人的功勞。

由於均田制的推選和科舉制的勃興,使世襲貴族勢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階層急劇崛起,大批文人學士昂然躋身政壇,這種歷史趨勢把武則天推上了女皇寶座。

因此而言,武則天只是順應了歷史時代,又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當時政局的相對穩定,李之不想讓這種原來大勢走向生變。

“哥哥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實妹子現在已經開始接觸處理百司奏表,雖說距離參決政務還遠遠不到,但起草詔令部分也有部分參與了。目前武后正針對一份建言十二事做詳盡修繕,這應該是她執掌皇印後的首先舉措,在此之外,另附一頁箋紙在扉頁,是一份任用名單,其上就有哥哥所說的御史中丞來俊臣!”

建言十二事,是指武則所提出的天富國強民的十二條措施,歸納起來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國強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籠絡百官,四是提高婦女地位。

她步入政壇後,風波迭起,頗不平坦,耗費了很多心力來應付局面,但是太宗之魂從沒有離開她的頭腦。,因而她自始至終把富民強國作為頭等大事來完成。

聞聽此言,李之神情一動,“其上可有周興名諱?”

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早在其成為女皇之前,就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

來俊臣為首,網羅黨羽二十幾個人,編制一篇《告密羅織經》,共有幾千字,都是預先有系統地按內容分例成細目。

還要佈置怎樣羅織犯罪人的事實和緣由,命令他的黨羽照此去告發,有時也把密告信投於匭院而讓皇帝知道,這種案子武則天多是委派來俊臣去審理。

她很信任這些酷吏,於是這些酷吏手中的權利非常的大,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有大量的反對者,武則天之所以任用這些酷吏的原因,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為了壓制這些反對者,尤其是李姓皇室舊臣。

不得不說,酷吏的政策非常的成功,很多的反對者就算是真的反對,到了後來也都閉嘴了。

原因就是因為這些酷吏的五花八門的刑罰,“定百脈”、“求即死”、“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驢狗技撅”、“鳳凰曬翅”、“玉女登梯”、“獼猴鑽火”、“方梁壓髁”、“仙人獻果”等等。

這些刑罰看名字就知道不好受,到了承受這些刑罰的人的身上就有深刻體會了,很多人明明是沒有罪的,但是還是被安上了各種各樣的罪名,被迫承認,只求一死。

因效果很突出,武則天很欣慰,於是對這些酷吏可以說十分信任,這些酷吏們,為了迎合武則天,就開始更加的肆無忌憚了。

朝中大臣就變得人人自危,於是朝中一些大臣就開始上書,奏報這些刑罰太過嚴酷,請求停止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武則天認為是向著自己的大臣。

於是,這些大臣的話她聽進去了,開始反思自己任用酷吏的危害,但是,武則天依然沒有停止任用酷吏,因為朝廷中反對她的人依然不少,她依然需要這些酷吏來對付這些人,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冤假錯案。

包括後來的地官尚書狄仁傑等等一種朝中忠良,一起被他們誣告。

來俊臣既然是以滅族而為功業的,他自然就想要引導人家接受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他都是先奏請武則天下令,再拿著武則天的敕書一審問,他們就會承認自己的罪行,因為這樣還可以得到減免其他族人死罪的結果。

這類人等只知迎合意旨,以邀功賞,張其權勢,不惜泯滅天良,殺害無辜,殘忍酷烈,造成造成冤獄無辜無數,由他們所經辦告密案件,前後誅殺多達一千多族,天下人心惶惶。

其中周興就是除來俊臣之外的另一大酷吏,根據人物典故而來的成語“請君入甕”,就是因他而來,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

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

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

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裡,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