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生意人>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二章 巧借名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二章 巧借名目 (1 / 3)

見李顯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明王與李之對視一眼,便將其與兵部尚書李奇的一番交談細細講出來。

其中牽扯到的東西很多,這一談竟是有近半個時辰。

不僅李顯越聽面色越凝重,便是淞王、建成王,同樣被這種長遠考慮給驚到了。

他們即為李之的忠誠而感到欣慰,又因其長遠謀略而驚歎不已。

便是他們本人,若非這般細緻剖析,也絕難聯想到如此深處,漸漸地,現場中人再也無人將他在當做年輕人看待。

其實李顯心內頗感鬱悶,他甚至比李之還要大上幾歲,但明顯感覺出來自己的思想,距離此人居然有這麼大的差距。

好在他知道李之並無真正參與政事之心,因為他眼下正在談論此事:

“廣州為首家市舶使設立,等到機個主要港口治理走上正途,希望朝廷考慮一下,多設立幾處此類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幾年後勢必將廣州港也讓出來,我的作用就是開拓並完善對外貿易的通道,等這些都實現了,就會徹底退出朝廷政務。”

這個決定,事先已與明王間有過交流,他的修煉者身份,不容許過多幹涉朝政,走這一步是早晚的事情。

若是李姓皇族一直當道,倒也能多堅持幾年,但現實狀況已經註定,在武則天篡位之前,李之唯有及時退出一途。

只因既然身在官場,自身的漏洞就會顯示在武后面前,以他自身與商業上的影響力,有沒有官方身份其實意義不大。

再者說,他目前已經繁忙到幾乎腳不沾地,僅是花在來回路程上的時間,就已經耽誤了他的大部分修煉。

這些道理老明王明白,李顯卻不知多少底細,所以口中仍在勸解:

“李先生何出此言?廣州城市舶使才是設立伊始,其中的巨大變化已頗為激奮人心,據我所知只是廣州港對外貿易就提升了十幾倍的稅收。再有福州、泉州兩港的聯合之勢,必會成為下一個廣州港。如今又有登州港的無限前景,李先生的作用不可替代啊!至少在我看來,先生決不能就此放手不管!”

李之笑道:“太子殿下,一處港口的成功模式是可以複製的,不同於其他事務的錯綜複雜,港務問題共同性極大,只要大方向不偏離,只要拋卻私心雜念,人人可以勝任!”

“哦?你具體說說看!”

“正如眼下的明州港,一如之前的廣州港,不同的只是相關貪腐人員,從廣州刺史府換做了望海軍內的三位中郎將。鄂州府少尹李挺李樂容前段時間被任命至望海軍,卻嚴重被排擠,大多時候只能回鄂州府做他的兼職少尹。只是......”

見李之面向為難之色,李顯笑道:“李先生,且講無妨,無論牽扯到哪一人,只要是侵犯到了朝廷利益,勢必會得到嚴厲打擊!”

“李挺所面臨的情況正如當初的廣州港,三位中郎將中的一個武家人武四保最是蠻橫,只要望海軍節度不出現,他幾乎在一手遮天。他與另兩名將軍,暗中聯合當地土團,大肆侵佔港口內朝廷物資、稅務,而為他們出頭露面的盡是些

本地惡勢力。並且團結兵因為得到望海軍大力扶持,肆意妄為之極,即使提督府、刺史府兵丁,也不敢輕易招惹!”

李挺的確目前多在鄂州府待著,縱是李之配給了他兩位一級大師,短短兩月時間,他也不可能自根深蒂固多年的勢力勾結中,更快地找到突破口。

眼下他將二人安插在明州港,自己躲出來,就是希望暗中探查之舉,不至於過早被察覺出來。

“嘶......”建成王並不知此事,此時聽來,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望海軍一事暫且不提,僅是團結兵竟然敢爬到提督府、刺史府兵丁頭上去了,已經算是局勢失控的先兆了,此事重大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