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叫誰偶像,我是藝術家> 第144章 風暴 (2/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4章 風暴 (2/4) (1 / 3)

首周過兩億!

這個成就只有馮曉剛達成過…

——《讓子彈飛》首周票房1.8億。

而且《非誠勿擾2》是週三上映,首週五天,票房2.1483億元…

《唐山大地震》首週四天,票房1.6億!

此外,首周破兩億的還有《內在美》,但那個電影是週二上映,首周其實是六天…

業內這把沒話說了。

《我的少女時代》並不是多複雜的電影…

只能歸結成沈言無與倫比的的人氣!

微博上,一群大V開始了討論。

於東有點心酸的表示‘《竊聽風雲 2》排片降低…票房收益沒有達到預期…

我還是很難過的!

但《我的少女時代》的大賣,證明了我的觀點:堆砌大明星的做法顯然已經落伍了.

如今電影人陷入“怪圈”,開拓市場時,首先想到的是採用當地的知名演員,而不是關注創作本身。

其實良性的做法應該是在電影故事中尋找突破,因為“電影回到原點,是故事以及對藝術的表現力,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少女時代》起用的是新導演,這點我要向新銳製片人沈言多學習…’

黃忠磊則說了“非常高興看到國產電影出現《我的少女時代》這樣的電影,口碑後開始轉化成票房!預祝票房過五億!”

王長田‘它不是大餐,觀眾當甜點吃完也不會追究。觀影過程是愉快的,觀後無不適感,無罵編劇導演的衝動。這樣的電影獲高票房對中國電影是利好,只希望這利好不要被跟風者快速毀掉。’

寧才神‘品質、真實是打動觀眾的最主要因素。現在觀眾對港臺編劇導演的情節已經不是很感興趣了,而真實感成為近階段俘獲觀眾心的主要因素,《竊聽風雲 2》之所以輸了,就是因為它講的東西,大眾不感興趣,《我的少女時代》不一樣…它就講80後的青春…很多觀眾能從電影裡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票房預計5個億。’

馬伊利也發了微博‘恭喜小弟的電影票房大賣,等著你的紅包!’

沈言看到了這些,發了一條微博:“其實現階段的電影市場,型別化極其重複,每年上映接近 600部電影,拍的是7、8個型別的電影…不但浪費了資源和人力,還讓觀眾不滿足,這等於把市場讓給了美國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票房大賣,每個演員都有紅包的,馬司令也有…不要著急嘛!”

底下網友回覆:‘你是不是真的拿分成?’

沈言很坦誠‘對,我個人拿15%的收益分成,另外,我們公司佔了55%投資份額…這部戲賺的錢,足夠我們繼續開發後續的好幾部戲了!’

“有哪些計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