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美和錢軍吃了一頓最好吃的農家飯。
老秦爺爺和老秦奶奶,招待他們吃這頓飯的時候,稍微喝了點兒小燒鍋。小酒怡情,把這頓飯的氣氛烘托的既溫馨,又熱烈。雖然喝了點兒酒,但是都沒有多喝。
野生的油松蘑菇,和市場上買的完全不一樣。方大美和錢軍仔細的品嚐。品嚐著大自然的恩賜。平時吃的人工養殖的蘑菇,和天然的蘑菇相對比起來,最開始的味道差不多。但是越是咀嚼原生的蘑菇味道越濃厚。有一股松子兒的香味兒,讓人感覺到不一樣的感覺。
主食是松林陀特產的旱地玉米做成的菜糰子。
旱地玉米小八趟,在農業種子風起雲湧的現在,可能只有這深山區的松林陀才儲存下來。雖然靠天吃飯,產量不高,但是這品種的糯性是相當好的。磨出來的面做成的菜糰子,與野菜味兒相互襯托,讓人想起了媽媽的味道。有一種無比親切的感覺。
風味兒十足,農家飯菜。菜有菜的深厚。飯有飯的親戚。讓女博士張大美找到了鄉愁的感覺。也讓歷史學教授錢軍,體會到了詩和遠方。同樣一頓飯,兩個人內心的感覺完全不同。一個土的掉渣兒,一個雅的成趣。
其實飯菜本身的味道是一定的。吃的人的心情卻是完全不同。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一頓飯有著不同的理解。甚至相差十萬八千里。這既有鄉土的氣息,又有文化的載體。挖掘食品的文化內涵,也成了當今人們對飲食文化的一種追求。
來到這幽靜的農家院,在這雅緻的鄉村氣息中,方大美不願意再開啟電視,迎來城市的喧囂。想過一個不同以往的夜晚。更何況與自己相戀十年的錢軍,還陪伴在自己的身旁。
方大美意味深長的對錢軍說,“哥,咱們倆出去溜溜怎麼樣?”
錢軍心裡為之一振。
這麼多年了,在方大美的嘴裡,時常對自己的稱呼是前老夫子。微信裡叫做錢君子。高興了叫一聲錢教授。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親切的叫一聲哥。這個字就像一個火把。點燃了錢軍心裡的激情。可能是剛才喝了一點兒小酒的緣故。錢軍此時此刻滿臉漲紅。
錢軍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好啊,妞兒。”
“妞兒”,方大美被前軍的這個稱呼喚醒了,少女的情懷。
想當年他們兩個人剛剛認識的時候,錢軍只是叫方大美這個稱呼,見面兒就是“妞兒”。一種久違的感覺,喚起了青春的記憶,讓資深美女方大美體會到了小女生的感慨。
兩個人和老秦爺爺打了一個招呼,手挽著手從小院兒裡出來。
月亮羞答答的,藏起了一半兒,露出一半兒,弦月明亮。
星星正在扎堆兒湊熱鬧,像是天上長了無數隻眼睛一眨一眨的閃著熒光。
山村起起伏伏的天際線,勾勒出無比壯麗多姿的曲線。讓天和大地之間形成了無縫的連線。暮色在空中游蕩。陣陣松濤響起。實習的山谷風帶來優雅的動靜。窸窸窣窣像是大自然自然迸發出來的美妙音符。
一陣清風,洗透了一對戀人的心情。
點點戳戳的山村燈光,人間的氣息,充滿了大地。
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對男女緩步走上了山坡。
男人拉著女人的手,感覺的女人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