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美更是為自己的幽默哈哈大笑。
笑完了,方大美問錢軍,“這一次出去很勉強啊。是不是到現在還想不通為什麼讓你和我一起去嗎?”
“不管我想的通,想不通,我先執行了這個態度,你說怎麼樣?” 錢軍對方大美說。
“這是你最不磨唧的一次。每一次咱們出去不都是你磨磨唧唧的。” 方大美說。“這一次我是故意考驗考驗你。看我這兩年有沒有把你教育好,你是不是還這麼磨唧?”
“考察的結果怎麼樣?還及格嗎?” 錢軍試探著說。
“不錯。”方大美說的簡明扼要。
“到底是你培養的不錯,還是我的表現不錯?” 錢軍又開始較真了。
“都不錯。”方大美還是那麼簡潔。
“你滿意就好。”錢軍說。
“勉強滿意。”方大美依然是乾淨利落。
“我能提個問題嗎?” 錢軍實在忍不住了。
“允許你提三個為什麼?” 方大美給他限定了問題的個數。避免他成為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如果是那樣,一路只能是聽他的問題了。
“這一次你去看齊大志,為什麼非要拉上我呢?” 錢軍問。
“第一,我和張靜是好姐妹。齊大志傷了,我們就應該去看一看。我是一個女人。不管是什麼關係,也不應該去探望一個年輕的男人。你跟著去就不一樣了。是女閨蜜慰問女閨蜜。順便帶著男朋友去慰問一下他的男朋友,避免很多閒言碎語。” 方大美闡述說。
“第二點呢?” 錢軍。
“第二,這一次我們準備把中試基地放在松林陀。脫貧攻堅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們有一個好的專案,只不過是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把它落了地。但是要完成森林陀的脫貧攻堅任務,絕對不是一兩個品種,一兩個專案就能夠完成的。松林陀這麼多年來一直處在貧困的邊緣,掙扎在貧困線上。肯定有他們自身的原因。我作為一個搞科研的,做這方面的工作真的是不擅長。需要像你這樣有豐富社會經驗和理論的人,把關,指導。也是你們這些搞社會科學的人,和我們這些搞純科學的人一個很好的組合。把脫貧攻堅工作落實到位。這一次必須成功。你是這次成功最好的保障。你說你該不該去考察考察呢?” 方大美說的很清楚。
“還有這個任務呢。” 錢軍沒有想到。
“你知道我這個人善於寫文章,善於搞科研。善於搞發明創造。最不善於的就是說話就是和人打交道。而你在這方面確實特別的專長。與其讓你在外邊挑毛病,不如讓你身臨其境,實際操作。這樣我們兩個人就可以相得益彰,取長不短。我發揮科研的優勢,打造拳頭產品。你發揮你的社會科學優勢,團結好人,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讓我們落後的農村向現代化新農村邁進的過程中,培養出一批新時代的農民,讓松林陀的發展健康快速。更重要的就是脫貧以後可持續。人是最關鍵的,你的工作就是抓住最關鍵的因素。” 方大美髮揮了她寫文章的強項,那就是邏輯好。
“那你怎麼不早說呀?” 錢軍說。“你如果把道理早就跟我說的這麼清楚,我也做一些準備呀。現在我們是兩手空空。到那裡怎麼開展工作?我至少應該帶一些政策檔案,背景資料吧。現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只能被動的,聽著被動的被你領導了。你什麼時候能把事情乾的更有計劃一些呢?”
“打住,等我把原因跟你說完。” 方大美接著說,“產品的開發只是第一步。要讓農村這麼的發展起來。必須走生態農業的路。而生態農業的基礎就123產的融合。我們帶去的專案一產二產融合沒有問題了。但是要走生態農業的路,與生產怎麼融合?這就是你的強項了。要不要走鄉村旅遊這條所有人都走的路。還是另闢新境?這就考驗你前研究員的豐厚的底蘊了。文化飯怎麼吃?能不能和你的歷史專項結合起來?還帶有民族特色,這都是你的課題。”
“哎呀!沒想到你把問題想的這麼透徹,思考的這麼深邃。在這一點上我真的不如你。你總說你是一個搞科研的,不善於研究政策,你這種研究是別人能夠比得了的嗎?123產的融合。這是現在最時髦的,你能把這些最時髦的東西和工作實實在在的結合起來,而且結合的這麼好,結合的這麼深入。真的是令人佩服呀!” 錢軍心悅誠服的說。
兩個人討論的正激勵,方大美的電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