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病房裡討論脫貧攻堅最熱鬧的時候,白龍洞鄉的劉長春書記和李立新鄉長。
劉長春直接走到了齊大志的病床旁邊,問他說,“齊書記,我們知道了情況以後,我和李鄉長趕緊的過來看看你。剛做完手術,感覺怎麼樣啊?”
齊大志向著劉書記和李鄉長擺了擺手,說,“沒什麼大事兒,做了手術修養一下。就可以回去上班了。這點兒小事兒還勞動兩位領導的大家,真是給領導添麻煩了。”
李立新說,“齊書記呀,你可不能這麼說。是我們兩個人找扶貧辦把你挖回來的。這一段你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這麼短時間就在松林陀開拓了很好的局面。而且這一次又建義勇為挺身而出,為了救一個孩子,受了這麼重的傷,我們兩個人不過來慰問一下,那是失職了。什麼困難有什麼要求和我們兩個說,我們一定幫助你解決。”
齊大志先下兩位領導介紹了自己的未婚妻。
書記和鄉長分別和張靜握了握手。
劉長春笑著說,“松林坨一對青年才俊,這可是一段佳話呀!今天我是真的看見你們兩個人相聚了。對齊書記回村有什麼想法呢?聽說您是植物專家。這在我們農村可是大有作為呀。有沒有什麼想法?夫妻總不能夠永遠的分居下去吧?有什麼想法,我給你們創造條件喲。”
張靜不客氣的說,“劉書記,你這句話我可是記住了。到時候你可不能夠賴賬喲。”
李立新說,“堂堂的一個鄉書記怎麼會賴賬呢?能夠請到你這樣一個植物專家回到村子裡工作。一定會為我們壯大農村經濟,建設小康社會起到關鍵性作用,對你實現什麼樣的優惠政策都不過分。這不是劉書記個人的承諾。而是我們鄉政府集體的承諾。”
張靜高興的說,“我們幾個人剛才還在討論呢。是遇到了難題,兩位領導給解決一下吧。”
齊大志趕緊的阻止她,“小靜一見面就給領匯出難題了,這些事兒我們自己可以解決的,千萬別給領導找麻煩。將來做成了,請領導來視察。那點兒小事兒。我就解決了。”
劉長春笑著說,“不會是你們兩個未婚夫妻之間的秘密吧,如果是那樣,我可以不知道。如果是工作上的事說出來,大家分享一下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和李鄉長怎麼也比臭皮匠好一點兒吧。齊書記對我們兩個人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嗎?”
張靜也笑著說,“是一個不成型的想法。但是就遇到了最大的難題。因為我們農科院有一位方博士,她是全國著名的菊花專家。手上有一系列的小菊品種。還開拓性的培育了食用菊花品種。這些品種很多都沒有進行品種鑑定的。需要搞一個基地進行中試。我們家齊大志在這裡做第一書記。我就建議方博士把這個中試基地建在我們村裡。方博士很痛快的就答應了,而且很快就會來考察。但是土地都在村民的手裡。要進行土地流轉,就需要青苗補償。我們村子太窮了。哪裡有這些補償款呢?所以這不就遇到了難題了嗎?”
李立新哈哈一笑說,“這件事兒你找我們算是找對人了。你這個難題,根本就不叫難題。正是我們範圍內負責的事兒。市裡邊兒已經制定了專項政策。如果有好專案,進行土地流轉,可以動用青苗補償基金。這也是我們對外招商引資的一個優惠政策。你只要把中式基地在松林陀村落了地,青苗補償的事情,我們鄉里來負責。土地流轉資金有困難嗎?我們也可以幫助解決呀。”
張靜很認真的說,“土地流轉資金不用兩位領導操心了,我們專案裡面可以支出。只有青苗補償基金,因為沒有標準,當時沒有列入專案裡面。所以才請您幫忙的。”
劉長春說,“齊大志書記什麼事兒都不向領導彙報。你的未婚妻和我們說這件事兒,你還左攔右擋。你看說出來這不就現場辦公,當場就解決了嗎?所以說溝通就是橋樑,語言就是鑰匙。開心的話就是開心的鎖。我說的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屋子裡的人全部讓劉長春的話給逗樂了。
這個時候,齊大志的父親齊老栓開開門,把腦袋伸進來,看到了這麼多人,又把腦袋縮了回去。
張靜推開了病房的門,走出去。不由分說,拉著齊老磚就進了病房裡。然後對劉書記,李鄉長說,“二位領導。這是我的老栓叔。也是我們齊大書記的父親。”
劉長春和李立新,很熱情的向齊老栓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