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微電影,在理論上是一些製作成本很低,故事內容很短,時間也絕對不長的電影。
它們往往有著一個深刻的主題蘊含其中,讓人看完之後會有一種恍然的感覺,或者覺得內心有所觸動。
就比如之前歐洲高中生們的那部《成長》。
雖然這份主題顯得過於直接,但有說沒說,最起碼這些歐洲的高中生們確實製作出了一部合格的微電影。
而反觀現在的九班呢?
他們的電影又是個什麼情況?
單單就這麼一個開局,就讓所有觀看者們感受到了一股‘大製作’的錯覺。
是的,大製作。
不論是從一開始的由近及遠的運鏡,還是簡短的劇情上所帶來的衝擊力,都在證明的這一點。
如果不是熒幕中的場景,確實有著幾分廉價的味道,那麼這份錯覺,大概也會被眾人當成錯覺的錯覺,直接忽視掉。
然而就算如此,所有觀看者還是下意識的戰術後仰了起來,並在心中展開了更為具體的分析。
尤其是兩位專業的評委。
他們始終認為,個人的感覺太過於虛無縹緲,想要確定一部電影的真實身份,那還是得有著專業分析的。
隨後,他們就再次將微電影的幾個關鍵點與眼前這部還沒出現名字的電影對比了起來。
首先,是小成本,母庸置疑,這部電影一看成本就不大,不然在開篇上就不可能顯得這麼廉價了。
其次,是故事內容。
這點,兩位專業評委們的心中有些打鼓了,畢竟就這個開頭,任誰看了也大概會覺得這個故事絕對不會小...
最後是時長問題。
想到這,兩位評委特意看了一眼進度條,徹底的安下心來了。
35分鐘,就這個長度,怎麼也能歸類到微電影中去。
所以,現在總體來說是二比一。
那這個龍國九班帶來的這一部開頭很驚豔的電影確實是微電影沒跑了?
想到這,兩位評委對視了一眼,互相點了點頭,心中稍微平靜了不少。
是微電影就好呀。
如果這個九班最後真的帶來一部正統的電影,那歐洲高中生們還比個p啊,技術能力太過於懸殊了。
雖然這麼說的話,這個龍國九班大概算是跑題。
但這些,已經不重要,心中有了清楚的分析之後,兩位評委再次調整了一下心態,看起了電影后續的進展。
與此同時,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也從一開始的震驚中抽離了出來。
畢竟大家只是來吃瓜的,有這麼一個驚豔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