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質疑安全,從安全形度考慮的聲音就佔據了上風。
在這一點上,他們紛紛覺得任顏真的做過了。
不過同樣的,也有一些傾向於相信任顏的網友們提出了另外一個看法: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吧,任老師不是說了他會搞定的嗎?把一切交給他,我們和節目組一樣作為最後的把關人員不就行了?”
“沒錯,犯不上這麼上綱上線的,現在有這麼一種敢於‘創新’的教師多難啊,別再為了那麼一絲絲的‘好心’將這抹難得的火光熄滅掉。
給教學上多出一種可能性,未來不是才可能更加輝煌嗎?”
“就是的,而且現在的主要參與者是九班和他們的家長們,九班就不用說了,一個個期待的都快樂出花了,家長們呢?他們不也沒有什麼反應?
我們一幫局外人跟著瞎叭叭什麼呢,靜觀其變不好嗎?”
然而,這種話語一出,立刻就引發了一次大型的‘辯論會’。
“局外人?!”
“就是因為我們事事都覺得自己是局外人,從不替弱者發聲,等到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才不會有人替我們發聲,這種事情,近些年少見嗎?
作為一名有血有肉的人,你怎麼能這麼短視呢!”
“就算退一萬步來講,這事也是和我們有關係的,萬一之後的教師有樣學樣,而那時我們的孩子恰巧都在某處‘航行’之中呢?他們有沒有可能遇到危險,我們那時又該怎麼辦,摸著你的良心想想!”
“還有什麼交給任顏、創新,我們上綱上線,真的是這樣嗎?”
“就算是創新,那也得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吧,這種隨時可能百公里消耗好幾個人的創新,我寧願不要!”
“還相信任顏,一艘木船,你讓我們怎麼相信?!”
“相信任顏的航行本領還是相信九班學生的做工?”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可都是第一次做這些事情,尤其是九班,單單一根龍骨就已經遇到這麼多事情了,就算最後真的成船,那種質量真的能夠達到航行標準,完美的在海上航行嗎?”
“就算能,那之後的極端天氣呢?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素質呢?這些都是有可能會遇到的事情,都是可能奪走生命的危險事情。”
“這些,任顏都能考慮的到?一個人,思維真的可以敏銳到捕捉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險細節?!”
“就算任顏能夠捕捉到,也有著足夠的航海經驗,但他真的能克服隨時可能出現的‘意外’?”
“上學期任顏才講了‘航海’時可能發生的各種意外,到現在還歷歷在目的,難道他現在就已經忘記自己所講的了嗎?”
“麥哲倫的一次環球旅行,幾乎就是九死一生,哥倫布那種簡短的航行,也幾乎死去了三分之一的人。”
“觸目驚心啊!你們難道真的想要這種慘劇在二十一世紀重新上演一次,物件還是一些十七八歲的學生們?就為了你們那所謂的‘可能’?”
“你們能長點腦子嗎?現在這種事情,是給任顏洗地的時候?!”
“一群蛀蟲!”
質疑者們出離憤怒了,他們想不通,這種時候會什麼還會有人出來說這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