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
聽到任顏的話,九班學生們一驚。
“任老師,你還會做雪糕嗎?”
任顏隨意的聳了聳肩:“這東西你們以為有多難嗎?”
“所需的材料無非也就是奶油、牛奶、糖、雞蛋和一些不同的口味調料罷了。”
“最多再弄一個雪糕模具而已,如果去掉雞蛋的話,你甚至連火都不用開。”
“啊?”阿偉曾的坐了起來:“就這麼點東西,他們敢賣六十?!”
“資本嘛,為了盈利他們有什麼不敢的。”
說罷,任顏甩了甩手中的包裝袋。
“我剛剛看了一下材料表,粗略算了一下,他們這一根雪糕的生產成本充其量也就三四塊錢,這還得算在他們給出的材料表無誤的情況下。”
“如果算上後期的宣傳費用的話,一根雪糕的成本價,大概能上升到十塊錢。”
“600%的利潤,我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麼這種天價雪糕近期會出現這麼多了。”
“這特麼簡直比直接搶來錢還快,還沒有任何風險。”
“哪家資本不想摻一腳啊。”
“但到最後,留下的只會是一地雞毛。”
“消費者們又不傻的。”
說道最後,任顏微微有些嘆息。
說真的,任顏雖然一直想讓九班的學生們學會賺錢。
但是這種擺明了‘搶’的方式,任顏是很厭煩的。
倒不是因為其壓根沒把消費者當人,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算不上是強買強賣。
而是厭煩他們這種不顧後果的盈利方式。
根據這種雪糕的定價,和雨後春筍般的湧現方式,明顯是想賺波快錢直接提褲子走人的型別。
壓根就沒有考慮之後的行業前景。
搞不好,就是直接給行業連根拔起的後果。
他們是賺到了一筆塊錢,之後呢?
還不是兢兢業業的同行們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