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你們快來看這個!”
一個大學生的班級微信群聊中,一位學生轉載了一段影片,隨後附上了自己的話。
緊接著,一堆因為假期而感到異常無聊的學生們就點開了這個影片。
影片中是一幫人在某處草原舉行著篝火晚會。
聽著影片中那不斷傳來的笑聲,就能體會到他們的快樂。
但這份快樂始終屬於影片中人,而並非屬於他們這些在家快要閒出p的人。
所以他們並不是很能感同身受,看了兩眼之後,就隨手x掉了。
並且,發出了見解。
“你說你發這影片有什麼意義?別人去篝火晚會?難道我們也能去嗎?!”
“人類的快樂並不相同,我只是覺得他們很吵...”
“兄弟,你發這個影片,還不如發段熱舞能讓我心血來潮呢。”
“還是說你打算舉辦一次篝火晚會,咱們也像他們那樣玩一次?”
“如果是這樣,那我報名參加。”
“報名+1”
.....
看著同學們給出的反應,這位大學生有點無語。
隨後在手機中鍵入資訊。
“我是那麼無聊的人嗎?!”
“發段影片就為了讓你們看一下人家有多熱鬧?咱們有多閒?”
“重點不是影片,而是影片中的人啊!”
“好好觀察一下行嗎?同志們!?”
見對方如此說話,大學生們秉著無聊也是無聊的態度,再次點開了影片,開始細心的檢視其中的人物。
可看著看著,他們就有些詫異了。
“這些人看著都不是很大,但,似乎有點眼熟啊...”
有人發出了疑問。
下一刻,這個問題就被確定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