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咱們還是回去吧,你要辦的事不是都辦妥了嘛。”上任聖女勸道。
“不,我就要看那個賤貨這次是打的什麼壞主意,她是不是又想著誘惑況且,然後把況且拉到她那一邊去,這種事絕對不能讓它發生。”三娘子道。
上任聖女苦笑,三娘子急切之間真還找到一個好理由,如果玉公主真是使用女色把況且拉到瓦剌一邊,很可能影響大明對瓦剌還有韃靼的貿易政策,如果真有這種情況發生,顯然對韃靼族不利。
“她此來是想要招贅況且,這你也知道的,不過那是痴心妄想,根本不會成功,公主不要理會,更不要為此置氣。”
“那可難說,這個賤貨不只是狐媚子,還是野心家。”三娘子有些冷靜下來。
“她只是喜歡攬權管事罷了,談不上野心家,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上任聖女輕蔑道。
玉公主在族裡喜歡參政議事,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有人說瓦剌族的事務,玉公主能當半個家,這當然有恭維的成分,卻也能看出玉公主在瓦剌族中的地位。
三娘子在族中並不管事,只是在上任聖女的教誨下,對於政治也不陌生,她相當於聖女的半個弟子。如果她不是韃靼的公主的話,很可能白蓮教的這任聖女由她擔任,而不是現在人在北京的那位聖女。
儘管嘴上這麼說,上任聖女心中也是有些狐疑,按理說只是送禮不應該出動玉公主。招贅況且根本行不通,難道瓦剌王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他們另有什麼辦法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聖女姐姐,不說她了,你教我烹茶茶藝吧。”
三娘子讓侍女拿來況且送的茶壺、茶爐還有茶具,至於茶葉,當然也是況且送的最好的茶,遠比送給玉公主的要好的多,自家人嘛,當然還是不一樣的。
作為白蓮教的老牌聖女,茶藝當然十分精通,而且手法比況且高雅得多,只不過能看到她親手施展茶道的人寥寥無幾。
三娘子以前很不喜歡漢人的喝茶習慣,覺得味道太清淡,就跟喝白開水差不多,但是品嚐過況且烹的茶後有點開竅了,領悟到了好茶的味道。
漢人的茶一種魔力,喝到嘴裡可以讓人飄飄欲仙,哪怕只是聞到那股香氣都能讓人神清氣爽。
上任聖女很優雅地把泉水燒開,然後烹茶,等火候到了,就開始在茶盞裡淺斟了半杯的茶水。
“來吧。”聖女招呼道。
烹茶的過程中,上任聖女給三娘子詳細解釋著,每個步驟需要注意什麼,應該怎樣做等等。
三娘子細心地看著上任聖女的動作,把上任聖女的話也默記在心裡,然後在腦子裡一遍遍回放著。
果然好神奇啊。
那時候已經有了可以用開水直接泡的茶,就像後世泡茶一樣,當時稱呼這種茶為“點茶”,但是大多數茶葉還是需要在火上用茶壺煮。
這就需要烹茶的人掌握好水溫,水必須開的,但又不能翻滾,保持魚鱗紋的狀態最好。這樣的水溫才能把茶葉的香氣煮出來,卻又不會有苦澀的味道,稍有一點不及或者過火,茶葉的味道就會損毀大半。
至於其他的斟茶飲茶的動作基本屬於表演性質,跟茶葉的味道關係不大,不過看上去卻也優雅迷人,充滿了茶道的魅力。
況且的茶道是跟他老師陳慕沙學的,不過他並不鑽研這個,只是他天分高,所以火候掌握的特別好,煮出的茶格外香,更有一種特殊的韻味,但要說整個茶道藝術,非但比不上他師傅,比這位聖女閣下也是差遠了。
兩個人暫時沉浸在茶道藝術中,彷彿忘卻了外面的紛爭與煩囂,這也是茶道特別迷人的地方,可以短時間內讓人全身放鬆,精神也受到了沐浴和洗禮。
享受了幾道茶藝後,三娘子也開始學著煮茶,只不過連續幾次都搞砸了,這才知道看上去並不是很難的事,實際上做起來還真的是不容易。
“今天不學了,改天吧。”三娘子有些洩氣,怏怏道。
“也好,茶道雖然是小道,也不是一天就能學好的,慢慢來。”聖女笑道。
有侍女過來收拾這些茶爐、茶壺、茶盤之類的東西,三娘子又急著問況且那裡有沒有訊息過來。
“沒有,欽差殿下好像還在跟那位……商談什麼事呢。”侍女有些心驚膽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