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四百一十七章 賊有兩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七章 賊有兩種 (2 / 2)

省一級的部隊就屬於正式官軍了,所謂滇軍,黔軍、川軍等等的稱謂指的就是省一級的地方部隊,他們除了維持本省的治安外,有事時朝廷還會調發他們出省作戰。

這些軍隊分別掌控在縣衙、府衙和布政使手裡,有了巡撫後就歸巡撫指揮,有了總督自然權利就都歸總督了。

現在大同城裡執行戒嚴任務的就是這些部隊,好在他們都有完備的指揮體系,雖然王崇古在欽差公署做客,況且發出命令後,還是得到了很好的執行,王崇古回到總督衙門,才開始恢復對這些部隊的指揮,但還是執行欽差大臣的命令。

街上每個路口都有一隊官軍把守,震懾街道,防止有人鬧事,街上更是一隊隊佩刀持槍計程車兵在不停地巡邏,有時會盤查一些賊眉鼠眼的傢伙,發現有形跡可疑的人先抓起來再說。官府都是有錯抓沒有錯放的,想要放人拿銀子來贖人,沒銀子的就多吃幾天牢飯吧,過後一樣要付錢。

城裡的酒樓客棧的掌櫃們可是高興壞了,這一天生意火爆的不得了,他們恨不得欽差大臣乾脆忘了戒嚴這件事,城門再關上個十天半個月的才好,那樣的話,這些客人的銀子就都流進他們的腰包了。

在一個杜家酒樓上,更是人滿為患,據說這裡就是杜牧寫出那句有名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地方。

這當然是胡扯,杜牧如果當時已經坐在酒樓上了,還用向牧童借問什麼酒家啊,那不是騎驢找驢嗎?

不過人家酒樓掌櫃的也有說辭,說是當時這地方只是個小客棧,就是因為杜牧的這句詩才改成酒樓的,而且酒樓的生意從中唐起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就胡扯的沒邊了。

歷代兵燹戰禍,大同城都不知被毀了多少次了,一家酒樓能從中唐一直倖存到現在?命夠大的。

不過這種美麗的童話也沒人刻意去拆穿,否則就是焚琴煮鶴,大煞風景了。

酒樓裡賣的是招牌酒,杏花白,這確實是跟杜牧有關係的,而且一定是從杜牧那句杏花村演變而來的。

本地也有一種名酒就是杏花村,不過是米酒性質的,那也才是正宗的杏花村。

杏花白乃是宋朝時才研製出來的一種蒸餾白酒,所以稱為杏花白。本地也有汾陽白,就是後世著名的汾酒,當時還只是一種地方名酒。

杏花白也有很多品種,主要是因為生產酒的作坊不同,口味也不同,一般而言最好的就是給皇上做的貢酒,俗稱杏花貢酒,一般也直接稱為杏花白。

本地市面上賣的也叫杏花白,口味就差了很多,價格當然也很親民,最好的酒卻是各酒家自己用獨門秘法釀製的陳酒,這種酒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一般只賣給熟客,外地來的生客掏多少銀子都不賣。

華燈初上時,酒樓三樓的一個角落裡,兩個人相對坐著飲酒,喝的是店家的招牌酒,自釀的杏花白。

桌上沒有別的菜,只有兩壺美酒,據說地道的杏花白就得這樣喝才能喝出最高境界來,若是吃了下酒菜,味道就不純了。

“公子現在真是長大了,看他現在雄姿英發的樣子,快趕上三國時的周郎了。可惜公子卻是在為皇上效力,你說他若是能如此領導咱們勤王派多好啊。”一個人小聲感慨道。

“領導咱們勤王派?你也真敢想。先不說公子願不願意,那些規矩怎麼才能繞得過去?就說那幾大派系吧,誰願意甘心接受一個毛孩子的領導,不管他是周郎董郎什麼郎。”另一個人微有酒意道。

“也是啊,不過這件事我怎麼覺得有點不是滋味啊,也不知上面的人怎麼想的。”

“他們怎麼想的?告訴你吧,他們就是這麼想的,只要公子沒事,這面大旗就能豎起來,咱們勤王派就能聚到一起,這就行了,公子的作用就是這面大旗,沒有別的。”

“我看這樣下去真不是事,現在不說別的,海外那波人可是惦記著呢,這次不也趕來了嗎,總是想把公子請到海外去,若是讓他們得逞了,咱們這些內地的人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是啊,當初派他們出去本想是為我們在海外佔據一塊基地,沒想到現在卻是尾大不掉了。好在公子還算堅決,也明智的很,知道落在他們手上沒好事,堅決不肯跟他們走,不然的話,上面那些大人物估計就得火燒屁股了。”

“他們也是活該,當初老爺子就應該堅決留下,他們卻痛快放走了。以為有了公子老爺子就不重要了,難道他們不知道父子連心嗎?”

“他們不是糊塗,而是別有用心,以為這樣能更好地控制住公子。”

兩個勤王派的干將此時借酒消愁,談論著一些勤王派內部的秘事,他們的話音都是用傳音入密的方式,外人偷聽不到,這也是功力到了絕頂高手後才能具有的本事。

慕容嫣然和小君都會這種本事,他們有時跟況且說話就是這樣,不過況且就不會了,只能聽著,卻沒法用這種方式交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