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口水流成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口水流成河 (1 / 2)

這兩千匹馬和兩千頭牛也是作為腳力用的,況且的車隊可不止五千輛,加上拉人的和使團的物資、錦衣衛的輜重還多出幾百輛呢,腳力當然要必須保證充足,不然半路上掉鏈子可就慘了。

關外盛產馬牛羊,卻也不是隨處都能買到,尤其是況且對這些牲口的要求還不低,馬的體格必須達到軍馬的標準,甚至還要超出一些,牛也必須是健壯有耐力的,至於羊就是作為食物了,倒是沒有太多的要求。

況且看著韃靼將領和他身後列陣的三千精騎,也是吃驚不小。

這是一支鐵軍啊。

他第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絕對是一支百戰精師,每個人跟坐下的馬匹好像融為一體,化作一個個雕像一般,上下都紋絲不動。

三千人列成的方陣就像一座堅固的城池。

況且心裡揣摩著:若按自己的戰術,以三千精銳能不能撕開這座堅固的方陣?

他搖搖頭,恐怕很難,大概需要至少五千人最好六千人才能撕開這座方陣,然後左右兩翼包抄上去,自己的中軍再以三千人出擊,把這三千人圍住吃掉。

當然這樣的話他的人就不夠用了,左右兩翼只剩下各五百人,根本完成不了包抄的任務,反而有被對方吃掉的危險。

那麼唯一的戰術就是六千人撕開對方的方陣,然後兩翼各有兩千人包抄,這兩千人還要保證被撕開成兩片的敵人一個都不能跑掉,撕裂衝散對方方陣的六千人再回頭分兵,一邊分出三千人協助另外的兩千人吃掉一邊,另一邊也是如此。

這已經是以三比一的優勢對陣了,況且還不敢保證真能一下子吃掉對方,中間有什麼變故還難說。

他原以為自己練出的兵足可以跟韃靼的騎兵一比一戰個不相上下,現在看來他的想法有點樂觀了。

當然這次韃靼派出的這三千精銳騎兵也應該是最優秀的,況且懷疑他們是俺答王的禁衛軍中的一支。韃靼騎兵要都是這樣,這仗還打個屁啊,韃靼的十萬精銳騎兵早就可以把明帝國拿下了,至少北京是保不住了,長江以北的北方地區也是岌岌可危。

當然況且只是單純比較騎兵戰術,他的手下可不止這些,還有戚繼光傳授的陣勢,更有強弓硬弩,鳥銃手銃這些大殺器,所以真要打起來,況且把這些都用上,吃掉這支三千人的精騎也不是很困難。

不過這已經讓況且感覺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原來在京城,京軍那些教頭都說他的兵可以跟韃靼一比一戰平,戚繼光也是如此說法。

看來他們所說的只是韃靼精銳中的普遍情況,而不是這種特殊訓練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

這倒也能理解,就像韃靼對明軍也有同樣的誤解,他們對明軍的戰力嗤之以鼻,認為跟自己的戰力比應當是十比一,真實交戰情景也差不多,五六倍的明軍都不敢跟韃靼的騎兵決戰,只能在遠處觀望著,韃靼騎兵稍有攻擊跡象,他們就遠遠避開。

不過也不能說這種戰術真的一點用處也沒有,韃靼的騎兵很討厭明軍這種打法,就好像身邊總有一頭虎視眈眈的狼群,可是狼群只是在你身邊徘徊著,找機會下口,卻不主動進攻。你打它就跑,你走他還跟著,簡直是抓不住又甩不掉的影子,卻又不能無視這種威脅。

塞外各族屢次進攻到內地,大都是被明軍這種打法打敗了,各處都有堅固的城池,根本短時間拿不下,然後周圍又有甩不掉還根本不跟你交戰的明軍黏著你,最後塞外的軍隊只好各地飽掠一通後就趕緊退出關外,明軍則一直恭送出塞,往往在最後狠狠咬掉一塊尾巴,拿來向朝廷表功。

當然這只是普遍現象,明軍畢竟也還是有敢戰的將領,帶領將士向塞外的軍隊發起攻擊,雖然每次都進展不大,卻也使得塞外的軍隊損失不小,每次戰損率都不高,可是零零碎碎加起來就不小了。

所以每次塞外各族進入關內時,都是全盛的陣容,退出去後也像是一頭傷痕累累的老獅子,威風不再矣,往往需要休養生息多年才能恢復元氣。

明軍中也有王牌,像關寧鐵騎,那是連韃靼的精銳也不敢小視的,多次進攻關內都是避開關寧鐵騎駐守的關隘,朝廷為了確保北京的安全,又不敢讓關寧鐵騎離開防地去主動迎戰韃靼的軍隊,這才讓韃靼的鐵騎在內地橫行無忌。

戚繼光率領的鐵軍,同樣給韃靼軍隊不小的震動,俺答王計算過,明軍中這樣的鐵軍若是再多十萬,他們就無力進攻內地了,明軍不橫掃他們就不錯了。

可惜明朝的國力承擔不起十萬精銳的費用,每年維持關寧鐵騎已經耗掉軍費的大半,況且的這支軍隊還是皇上自掏腰包養著呢。

這次戚繼光來到薊鎮練兵,也就是練了六千人,這還是張居正親自到兵部商量,跟戶部打饑荒,從各個角落裡搜刮來的軍費。戚繼光也知道,大明就這點家底,想再多要的話,戶部尚書就得辭職不幹了。

明朝為何維持龐大的官軍數量,就在於官軍往往都是兵戶出身,不用國家負擔太多的費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