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親耳聽到廖炳勳和兒子的對話,知道這件事可能有多麼嚴重,廖炳勳不吐實也是很正常的。
“欽差大人,如果人犯不招供,可以用刑嗎?”崔中勇問道。
“當然可以,人手我這裡齊備,十八般酷刑沒有,棍子、鞭子還是有的。”況且道。
紀昌早已選出十個彪悍的護衛來當施刑的人,這些人在兩邊一站,身上就帶著一股煞氣。
況且麾下其實是有全套的刑訊人員的編制,不過這些都沒配置齊人員,也沒有人經受過正統的刑訊的訓練,不過打人這件事誰都會的,尤其是這些血氣方剛的護衛。
當然要是要求像北鎮撫司裡那樣,把犯人折磨的欲死不能,四肢、筋骨、皮肉全都分離開,經歷遍十八般地獄的折磨還死不掉,那就真是技術活了,況且手下真沒有這樣的高階人才。
當下開始正式啟動三堂會審。
在況且的大廳裡,這裡本來也就是正式的辦公地點,相當於巡撫衙門的大堂。
臺階上面,並列擺著三張公案,中間的是都察院,左邊的是大理寺、右邊的是刑部,正式的三堂會審就是這樣的,地點有時在都察院,有時會在刑部大堂,但是都以都察院為主。
左邊是況且為首,往下面是所有使團的官員,右邊兩張公案後面坐著的就是總督王崇古和巡撫方逢時。
況且沒有請邊軍將領旁聽審訊,這是因為總督已經代表了當地最高軍事首領,方逢時自然代表最高民政首領。其實總督王崇古也有管理民政的職權,只是有了巡撫,這方面他可以不管,只有到了必須插手時才會動用許可權。
大堂的兩旁站立著二百名身著錦衣衛制服的護衛,外面更是有兩排護衛形成通道,一律腰懸繡春刀,身著飛魚服,更顯得英武霸氣。
今天的主審官公推是曹德麟,三省寺六位官員都是主審官,但也得公推一人主持審訊,這就是曹德麟了。
“有請副將廖炳勳。”曹德麟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
他只是說有請而不是帶人犯上堂,也算是最後的仁至義盡,還是想給對方留下點顏面和機會,好說好商量的把這件事解決了。
況且坐在公案後,把節杖插在公案上。
這把節杖本來就是帶底座的,是一個龜型底座。況且只是經常走動,很少像這樣正式辦公,也就一直沒動用這個底座。
古時雖然經常罵人龜兒子,其實還是崇尚龜的,許多印璽也是龜紐或者龜型底座。這也許是跟人的長生情結有關係吧。
幾個護衛前後夾持著廖炳勳走進來。
廖炳勳看到這陣勢,也是嚇得心裡突突的,兩腿有些發軟,這可不是在兩軍陣前,而是實實在在的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