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龍的異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龍的異動 (3 / 3)

難道是自己體內的金龍被皇家氣運感知到了?

他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只能稱其為咄咄怪事。

九娘和慕容嫣然坐在他車上保護他,到了城外,就要分開坐了,他會坐在皇上特賜的巨大行輦裡,這輛馬車讓給了慕容嫣然師徒坐。

“這是什麼啊,跟竹棍棒似的,這上面是什麼毛?犛牛尾巴毛?”九娘玩弄著他的節杖。

“真好像犛牛尾巴的毛。”慕容嫣然也仔細看了兩眼道。

這節杖可是代表皇上的,如朕親臨不是說著玩的,節杖有些像西方的權杖,不過這種節杖畢竟是外交場合用的,武將鎮守一方,雖然也持節,一般都是節鉞。

明代也有這制度,總督所到的地方,立起總督營帳後,轅門處就會插著一柄長戟,還有一柄斧鉞,這就是總督被稱為軍門的原因。

節杖用的最廣泛的就是北魏王朝了,那時候諸王分守四方,都持有皇上賜給的節杖,魏碑裡最常見的詞句就是“使持節督某州某州軍事”,發展到唐代,就是節度使了。

唐代的節度使權力極大,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軍政民政一把抓,堪稱是一方土皇帝,而且節度使調到中央後,往往就會成為宰相,所謂出將入相,指的就是唐代這種節度使制度,當時宰相到重要地區鎮守,就是節度使,此之謂出將,節度使返回中央,當上宰相,此之謂入相,這種制度在唐代一直實行。

如果節度使的任命狀上有參知政事的字樣,那就是同時兼任宰相,這種節度使被稱為使相,權力更大。

宋朝時也有使相制度,只是一般人得不到如此重要的任命。

到了明朝,就是總督制度,總制一方,也有稱為總制的,只是節杖變成了尚方寶劍,在聖旨裡有加如朕親臨的字樣,也有不加的。

加上如朕親臨,再加上尚方寶劍,這才是真正的欽差大臣,只有尚方寶劍,沒有如朕親臨字樣的就差了一級,尚方寶劍就只能是震懾用,不能真的拿來砍人頭的。

況且這次卻是三料齊全,既有尚方寶劍,又有節杖,聖旨還有如朕親臨的字樣,權力已經是最大了,可以說只要皇上不來,沒人比他權力更大。

況且看著節杖,心裡也是納悶,這是皇上想要復古呢,還是想要增加自己的權威,連節杖都賞賜了。

他注意到在節杖上鐫刻著四個字:如朕親臨。連這都刻在節杖上了,皇上能做的全做了。

這東西拿出去嚇唬人,絕對是一等一的,任何人看到都得跪下,所以況且覺得沒必要還是不要拿出來顯擺了,不然估計沒人敢說話了。

“況且,這東西挺好玩的,我玩兩天行不行。”九娘拿著這節杖倒是產生興趣了。

“玩可以,別讓任何人看到,不然我腦袋要搬家,不是跟你開玩笑。”況且正色道。

“那就給你吧,什麼稀罕物似的。”九娘聽他這樣說,登時沒了興趣,把節杖扔給他。

“姑奶奶,不能亂扔啊,這是代表皇上身份的權杖啊。”況且趕緊接住,抱在胸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