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二百四十六章 皇上坐不住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皇上坐不住了 (2 / 2)

護祖派作為一個組織並不違法,他們是按照成祖遺詔建立起來的,佔有法理上的至高地位。相反勤王派才是地下組織,見不得陽光,所以以有組織犯罪這個罪名安在羅西他們頭上顯然沒用,倒可能反而讓他們倒打一耙。

最好就是能拿到他們跟白蓮教勾結的證據,這證據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甚至是拼湊起來的,只要有隙可乘,況且就敢下殺手。

他不殺生,不代表他不能讓手下或者別人殺生,佛祖以身飼虎、割肉喂鷹的大慈大悲他還真的學不來。

可惜他安排了許多人上街,分佈在大街小巷,卻沒能發現任何可以利用的蛛絲馬跡,給羅西他們安個莫須有的罪名也得有點影子吧,目前連影子都沒有。

“我說你們那些人都是吃乾飯的,怎麼一點證據都查不出來?”小君鄙視地對周鼎成道。

周鼎成老臉一紅,無言可對,上面怎麼做他根本不敢做任何評論,而且他也感覺這不正常,以勤王派的能量不可能查不出任何東西,唯一的解釋就是上面不想介入跟白蓮教的衝突。

這也很好理解,勤王派的人的理念就是不跟朝廷合作,況且當錦衣衛都指揮使已經讓許多人不滿,各種議論都有,周鼎成只是不敢跟況且說,現在讓他們幫況且做這種事,就等於跟朝廷合作,這就違背了勤王派的根本宗旨。

“算了,不說他們了,提起來就讓人生氣。”況且擺擺手,不讓小君繼續說下去。

蕭妮找到紀昌,詢問況且為什麼這麼早回來,究竟出了什麼事。

紀昌也不知道,只能老老實實把上午的事說了一遍,蕭妮兒聽了自然也感覺不出什麼不對,這才放下心來,以為況且三人不知因為什麼事又湊在一起,可能三個壞蛋又打什麼壞主意了吧。

上午的朝會上也是一片混亂。

討論完況且的事後,又有人當堂上奏,要求朝廷放寬對韃靼議和的條款。

上奏的是戶部一個郎中,他的意見是跟韃靼議和是兩利,對峙和戰爭對兩方都沒有任何好處,尤其是朝廷每年邊關耗費太多錢財,正因如此無法根絕另一頭海盜的威脅。

這條主張倒是深得人心,不要說文臣,就是武將也不喜歡戰爭,尤其是跟韃靼打仗,真正是血與火的拼殺,哪次戰爭不是屍骨如山、損失慘重!

不過這位郎中接下來的話就引發了朝廷的震動,他請求朝廷放寬議和條件的中心,就是不再堅持對白蓮教的通緝和追殺。

他的意見是韃靼既然堅決不肯放棄對白蓮教餘孽的保護,這已經成為定局,朝廷哪怕再堅持下去也不過是造成對立的局面,最後還是要引發戰爭,年初韃靼的蠢蠢欲動、整軍經武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不如撤銷對白蓮教重要人物的通緝、懸賞和追殺,這樣就可以順利達成議和,議和之後兩方開啟互市,也能紓解朝廷財政困局,每年朝廷用來採購馬匹就是最大的一筆支出,如果直接跟韃靼採購,而不是透過富商集團走私,就能節省一大筆開銷。

張居正定定看著這位郎中,冷笑不語。

他明白,這是那個與白蓮教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權貴家族出招了。將白蓮教的人窩藏在家裡當然是重罪,一旦被發現,必然要付出全門抄斬的代價,這事兒說到哪裡都不會有人站出來聲援。

高拱皺眉想了想,他一直是堅持跟韃靼議和的重臣,對白蓮教的人的態度也不像張居正那樣堅決,只是張居正在這個問題上態度非常明朗,他也不好公然唱反調。

馬上就有人站出來反對,歷數以趙全為首的白蓮教這些年為虎作倀,給朝廷造成的重大傷害,所以主張對白蓮教的重要人物追殺到底,決不姑息。

群臣的目光並沒有落在這位反對者的身上,而是把目光投向張居正,大家都知道此人是在替張居正發聲,他的觀點實際上就是張居正的主張。

於是兩派不斷有人出列上奏,每派都堅持自己的主張,而且也都有理有據,要求撤銷對白蓮教追殺的人已經不是一個家族,甚至不全是幾個權貴家族的人,而是涵蓋了幾乎朝廷所有部門,這也可見那些家族活動力、影響力之大。

相對而言,支援張居正主張的人倒是少數,不過他們的態度也是最明朗、最堅決。

終於,隆慶帝坐不住了,跟身邊的太監說了幾句話,太監就向下面大聲道:“皇上有旨,此議題無需再討論,堅持原議。”

這還是此次朝會上皇上第一次表態,大多朝會上,皇上都是隻聽不講,給大小臣工們暢所欲言的機會。皇上一旦說話,必然就會帶起節奏,群臣的發言也就失去了議政的空間。

張居正暗自發笑:今天的事說明那些權貴家族急了,不得不鼓動眾多的人出來搖旗吶喊,想要把窩藏的罪犯改變成合法的自由人,甚至說不定還能成為跟韃靼談判的主要人員。

對這些家族張居正從來沒小覷過,他們經營朝廷上下幾十年,底蘊深厚,張居正、高拱雖然深得皇上寵信,把持朝政,可是畢竟還有很多事無法全部掌控。

現在不是太祖、成祖時期了,皇權已經被削弱很多,所以代表皇權的內閣的權力也就相應沒有看上去那麼大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